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这位“第一书记”把群众的事干到了群众“心窝里”

发稿时间:2022-02-24 09:33:00 来源: 大众日报

  “巧干实干真能干,陈书记是俺们的知心人!”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镇南岩四村村民公丕剑笑着说。

  南岩四村地处沂源县城西南25公里处,包括4个自然村,474户,1230口人,耕地800多亩。2021年10月,陈德斌派驻到这个村任“第一书记”。

  安路灯 山村寒夜增暖光

  “1、2、3,起!”喊着整齐的号子,陈德斌和村干部们合力将最后一盏路灯灯杆树立起来。

  陈德斌一到村,就从逐户了解群众基本情况开始,掌握村情民意,重点走访村内建档立卡户、困难户和孤寡老人。经过两个多月的走访调研,他掌握了全村概况,同村民群众也熟络起来。

  自然村太平庄一直没有安装路灯。陈德斌就从村民最急最盼的事做起,筹措资金购买了20盏路灯。为节省开支,他和村干部们亲自安装,党员群众纷纷出义务工,3天时间全部安装完毕。一盏盏路灯,照亮了群众的回家路,更温暖了群众的心。

  为做好春节走访慰问,陈德斌协调高科公司,争取到2000元现金、2500斤面粉。他和村干部选出全村最困难的50户,一家一家走访。当现金、面粉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时,村民群众都夸“还是党的干部好”。

  农历腊月十四一大早,陈德斌和村干部走访到公丕剑家。公丕剑是村里的五保户,50多岁,因风湿性关节炎从14岁起就不能行走,他身残志坚,自学绘画、书法并多次获奖,还撰写了一系列文学作品,但常年一人在家,孤单落寞。

  一进门,陈德斌就说:“快过年了,过来和你聊聊天,还有啥困难吗?”公丕剑直摆手:“没有没有,哪有什么困难!党的政策这么好,我感谢还来不及呢!”

  “我知道你要强,这不是过年了嘛,可别亏待自己!”陈德斌说着,把200元慰问金递到公丕剑手里。公丕剑说啥也不要,反复推让后才收下。

  “在村里的每一天,都遇见许多事,老百姓的生活虽说是好了,可还有许多困难,让群众无忧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像公丕剑这样的群众,既需要经济上的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陈德斌在工作日志上这样写。

  新农场 乡村振兴闯新路

  南岩四村面积大,耕地却不连片,无法实施机械化耕作。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在家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很多土地都已荒废。如何让土地焕发生机和活力,是眼下最迫切的任务。

  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粮油的有关政策,完成土地连片,实施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种植,让农业产业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钱袋子。在统一村干部思想的基础上,他们在村东山率先进行土地流转建“新农场”,目前已完成200多亩,开春一化冻就进行土地整理。

  陈德斌协调圣邦公司到村投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解决了资金投入问题。下一步,他还打算在村里成立农业服务合作社,加强党建引领,把支部领办合作社做实做强,真正发挥效力。

  “土地,永远是咱老百姓的命根子。只有让土地活起来,乡村振兴才有指望。咱‘第一书记’就得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打算.......”陈德斌望着远处一座座山头,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丰收的景象.......

  搭平台 文化传承聚民心

  南岩四村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一直传承着的鲁西梆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经典选段《铡美案》《穆桂英挂帅》《对花枪》《刘罗锅》等,很多老百姓都能哼唱。村里自发成立的鲁西梆子艺术团深受群众喜爱,最活跃时达到100多人。

  随着经济发展,村里艺术团成员越来越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渐渐脱离演出,加上长期缺乏资金投入、没有演艺舞台等因素,现在仅剩27人。

  “必须拯救艺术团!必须搭建大舞台!”陈德斌了解情况后,倍感焦急。派出单位是最强有力的后盾,他第一时间回单位汇报,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多方协调支持资金10万元。

  资金到位后,他和村干部们在村里积极奔走,联系原先的艺术团成员参加演出,在他的感召下,从正月初八开始,村民积极参与,加紧排练。

  正月十五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元宵节晚会在南岩四村小广场上隆重上演。现场人头攒动,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也都赶来观看,重现几十年前的热闹场面。天气虽然很冷,鲁西梆子的豪迈之声却响彻夜空。那是老百姓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更是对文化最有力的传承。

  “‘第一书记’真能干,一步步的工作都干到俺们心坎里了!”南岩四村村民一边说着,一边竖起了大拇指。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渤海 通讯员 刘克伟 夏明辉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