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第一书记风采录丨董海涛:实干善为 敲开百姓幸福门

发稿时间:2022-04-14 10:21:00 来源: 大众日报

  董海涛,威海市文登区审计局派驻文登营镇岚宅村第一书记。2018年4月18日,董海涛带着在葛家镇西谭家口村3年的驻村经验和一腔热血履新岚宅村,可村里涣散的人心、崎岖的村路、空壳的经济给了这位新任第一书记“当头一棒”。“作为第一书记,我能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成了萦绕在董海涛心间的难题。14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在一次次叩问中探寻着村庄发展的方向。以实干为荣、以实绩说话,积跬步而致千里,4年时间里,昔日一穷二白的后进村已经发展成为村集体收入过百万的“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市乡村振兴示范培训基地”……董海涛和党员群众一道描绘出了一幅让人赞叹的乡村振兴画卷。

  “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组织,强阵地,留下一支让人信服的班子队伍

  董海涛根据以往的驻村经验总结出,村子要发展、要稳定,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抓住党建这个红色“引擎”。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拥有400多名村民、30多名党员的村子,实际用于村级活动的场所还不足60平米,开集体会时,只能是屋里屋外各占一半,毫无严肃性。

  董海涛发现岚宅村集体房屋其实很多,两个村级大院便有100多间房,但多年来由于无人管理,多数房屋被村民无偿占用。“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得有自己的阵地,起码要有一间开会议事的屋子,不解决这个问题,村‘两委’班子何谈坚强有力。”于是,董海涛召集村“两委”商议决定,由村干部、党员带头,动员带动身边村民将侵占的集体房屋全部交回。当天,村党支部书记王飞便动员父亲将占用的房屋退还,在村干部的带动下,一周时间里,30多名村民陆续退回了侵占的房屋。

  但与之相对的,个别村民认为这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是“一阵风”,没几天就过去了,坚决拒绝退回占用房屋。对此,有干部劝董海涛,收回这么多就不错了,剩下的就先算了吧,没必要为了几个人耗费那么大精力,以前也都是这么干的。“之前的村级班子之所以没有威信,关键在于啃不下‘硬骨头’,最后让老实人吃亏。老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有拿下这些难点,村‘两委’说话才有人听,办事才能让人信服。”董海涛便多次上门做工作,摆事实、讲道理,并积极寻求镇党委和司法部门的支持,一点一点地磨,最终将100多间集体房屋全部追回,班子威信得到了空前提升。

  房子有了,但改造的钱从哪儿来?思来想去,董海涛跑回了“娘家”区审计局,在局党组的支持下,为岚宅村争取了18.5万元的帮扶资金。1个月的时间,董海涛带领村“两委”整修了一处120平方米的会议室,并购置会议桌椅70套,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党员村民代表开会“席地而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村级大院进行全面硬化,并对外墙进行了整修喷绘,翻新重建了幸福餐桌、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场所,堡垒阵地得到不断夯实。

  趁热打铁,在改造村级活动场所的同时,着眼于提升村级工作规范化水平,他在“严制度”上“做实功”,突出在“三会一课”、“一事一议”、“小微权力”运行、村务财务公开、重大事项纪实等方面强化制度执行,规范“四议两公开”议事程序,邀请区审计局业务科室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对村会计进行专题培训,督促其全面及时公开财务收支状况,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安安稳稳坐在崭新的会议室里开会,规规矩矩按照清楚的规章制度办事,“两委”干部更愿意凑在一起了,村民们有事没事也都想着能来大院里坐一坐,从零星几人的空旷院子到现在络绎不绝的人来人往,岚宅村涣散的人心被一点点聚合。

  “俯首甘为孺子牛”,靓村貌,树村风,呈现一片整洁祥和的田园环境

  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董海涛充分利用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在田间地垄和闲下来的老百姓拉呱唠嗑,倾听村民们想法和需求,两个月下来,董海涛的走访笔记本记了满满一大本,各类意见建议和困难需求有161条。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村里脏乱差的环境。“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如何将民生至上的价值追求化为行动?关键是要对百姓的诉求予以积极回应,董海涛深知,环境脏乱差这个问题,决不能听之任之。

  于是,董海涛积极与包扶单位对接,争取扶持资金100多万,硬化村内道路2万多平方米,方便群众出行;结合镇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村西和村东路边分别石砌了200立方米的护坡,彻底解决了村民上山难的问题;同时,亲自带领群众清理村南河道,对村北平塘进行翻新重建并安装防护栏,在大棚东北新建大口井,解决了村民灌溉土地的问题。作为文登营镇农村违建深度清理试点村,董海涛和村“两委”一起率先启动了村级违建拆除工作,采用以上率下、以点带面的方法,由村干部带头,引导党员、村民代表自觉加入,逐步带动全村掀起拆违热潮,仅用一周时间便完成全村95处违章建筑拆除,成为全镇第一个把鸡笼、猪圈等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完毕的村。为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水平,董海涛牵头实施污水管网改造工程,100%改造了全村所有污水管网,既解决了村民下水管道经常堵塞的烦恼,也实现了污水统一净化。一项项环境整治工程的完成,让曾经脏乱差的小村庄换了模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岚宅村也从环境面貌后进村变为区级美丽乡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但是想要成为诗画田园般的美丽乡村,光有整洁的村貌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力争上游的董海涛便着手谋划如何提升村内文化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乡风文明。经外出考察以及与村“两委”商议,董海涛决定对村内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进行翻新,打造村史纪念馆,发动村民捐赠“老物件”200余件,用一件件老物、一幅幅图片传承村风、淳化民风。此外,他还成立了村文艺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广场舞、八段锦等活动,号召广大村民积极踊跃参与,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岚宅村道路更加宽敞,空气更加清新,环境更加整洁,村风更加和谐,民风更加淳朴,一片整洁祥和的诗画田园美景尽收眼底。看着城里来的董海涛每天和“两委”干部扎在一起,撸着袖子一起干,整年也穿不上几件干净衣服的样子,村民们悄悄在心里给董海涛竖起了大拇指,村民们都说“董书记对我们是真的好,我们说的话他都记在心里,跟着董书记走准没错儿。”在董海涛躬耕实干的一点一滴中,岚宅村的人心更加凝聚。

  “踏平坎坷成大道”,巧租赁,引项目,打造一个独树一帜的特色品牌

  班子建强了、环境改善了、村民舒心了、人心凝聚了,但要想真正敲开老百姓的幸福大门,关键还得靠产业发展。董海涛意识到,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特色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就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融合拓展,走勇“创”之路。为此,董海涛一边抓住一切机会和镇村干部一道外出学习取经,另一边积极挖掘了解村里的资源禀赋,和村干部一块研究如何让外地经验在岚宅村开花结果,最大限度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力”。

  董海涛决定从解决村民占用村集体机动地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入手,经党员、村民代表商议,董海涛决定按照每年每亩400元的价格要求占地村民补缴租金并归还土地,通过与“两委”干部沟通,并逐一做相关党员思想工作,“两委”干部及党员纷纷带头缴纳租金并归还土地,但仍有极个别占地村民与村“两委”僵持不下,“不能因为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耽误了全村的发展”,经寻求法律援助,最终借助司法强制手段追回拖欠多年的集体资产12万元,为村级发展扫清了障碍。

  2018年9月25日,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威海岚宅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120户群众加入其中,并对社员闲置土地进行流转。针对流转土地多为零散地块的问题,董海涛积极协调17台大型农用机械对小地块进行平整,为减少投入,他还利用自己多年驾驶农机的经验,亲自上手,同工人一起平整土地,2个月时间便平整土地905亩,实现了小地块的化零为整。

  土地有了,董海涛便开始马不停蹄地找投资、引项目,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将778亩土地进行统一租赁,年可获得租金59.24万元;另一方面,在剩余的近200亩土地上开展北京贡菊、金丝皇菊、板蓝根、黄芪等药材种植,除出售药材外,还探索开发菊花茶、菊花枕头等产品,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搞土地平整租赁之余,董海涛时刻不忘引进特色产业念头,经实地走访调查和数据分析,董海涛和村“两委”最终决定上马蔬菜大棚搞采摘。在包扶单位支持下,他筹集资金70万元,建设了占地近2万多平方米的10座采摘大棚,广泛种植圣女果、有机黄瓜等无公害蔬菜瓜果,并通过游客现场采摘、集中供货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年可增加集体收入36万元左右。

  考虑到村集体闲置房屋的资源浪费,董海涛积极联系文登区供销社,利用22间闲置房屋成立农资直营店,与供销社下属公司合作,改以往固定利润模式为底薪加提成模式,实现集体增收、村民就近享受优质服务、合作社享受低价农资等多方共赢的预期目标,年销售额可达3万元。此外,还翻修建设了集农机展销、农机维护保养、农机手培训为一体的农机大院,组建了威海市福营农机专业合作社,吸引21名农机手、40台农机具加入,由董海涛带头,领着农机手在田间深耕深松,帮助村民进行田间作业,年可增收3万元。

  通过积少成多,如今的岚宅村早已摘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穷帽子”,曾经软弱涣散的岚宅村,也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董海涛用实干笃行,推动岚宅村不断向前发展,用脚踏实地,敲开了老百姓通往幸福的大门。然而董海涛并未止步,2021年10月,新一轮第一书记选派调整后,经村民挽留、支部申请,组织安排董海涛继续任职岚宅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