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国:驻村为民情义坚 民情日记见冷暖
发稿时间:2022-05-10 12:03:00 来源: 大众日报
“2021年10月29日,在参加昌邑市和石埠经济发展区潍坊市派第一书记欢迎对接会后,随即到石埠前村报到进驻。”
“2021年10月31日,跟村支部书记一起查看石埠前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情况。”
“2021年11月12日,石埠前村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施工进入扫尾阶段,进行覆土平整和卫生清理工作。”
……
这是潍坊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信息化推进科科长、驻昌邑石埠经济发展区石埠前村第一书记陈汝国的《民情日记》上记录的工作内容。寥寥几字记下的是老百姓的阴晴冷暖,哪一户家里有老人,哪一户还用着土暖气,他记得清清楚楚。因此不到半年时间,这个“第一书记”,成了村民们“最亲的人”。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班子”
去年10月28日,在结束了昌乐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工作后,陈汝国便马不停蹄地带上被褥等生活用品到帮扶村石埠前村,租了一间农家小院真正的“住”了下来。
从那时起,他便利用工作和休息时间走家串户,按照“前方出题目,后方做文章”的要求,一边深入开展村情调研,一边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很快就熟悉了全村情况。
石埠前村现有156户587人,耕地820亩。“乡村振兴关键是组织振兴,做好包村帮扶工作,给钱给物不如建设一个更好的村委班子,因此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是村子各项工作当务之急。”陈汝国说道。
以党建带服务,以服务促党建。陈汝国一方面帮助村“两委”成员固化村班子例会制度和村班子定期专题学习制度,对村级办公场所进行提升改造,配套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党员活动室;另一方面将村里能力比较强、要求上进、学历比较高的年轻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让他们主动融入到村级事务中来,按程序确定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为村党员干部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
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石埠前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村内工作开展也更为顺畅。
“不能给单位丢人”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也是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石埠前村建有大姜土豆交易市场和前村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兼有少量农业种植。进驻以来,陈汝国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围绕市场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打造、食品安全、集约管理、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方面,扎实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向前发展。
在前期走访的过程中,陈汝国了解到,在大姜收获前后的这段时间,市场内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姜收购商、本地姜农超过700人次。这期间,姜农们在浸泡清洗大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经过原有的污水管道排出后仍存有不少的泥沙和姜皮等污物,如果不经过处理,排出的污水会产生大量细菌与有机污染物,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此外,洗姜池上方无任何遮挡,如若遇到雨雪大风等不良天气,姜农们便无法在外作业,而且也影响商户间往来交易。
为此,陈汝国跟村“两委”协商后,决定投资200万元左右,建设1.1万余平方米钢结构洗姜棚,再改进排水系统,这样无论下雨下雪,都不影响市场的生产经营,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
有了计划,陈汝国便跑前跑后帮助制定实施方案,多方筹措资金,每天经常夜里很晚才睡,早上很早就起来,似有用不完的精力。“没有压力是假的,戴着‘第一书记’这顶帽子,不能给单位丢人,要干出个样子来。”陈汝国笑着说道。
“工作成绩就是看为群众做多少实事”
有了坚强的受群众信任的基层党组织和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石埠前村也就有了提升村容村貌的基础。
工作中,陈汝国先后协助村“两委”成员一起完成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成为第一批通过石埠经济发展区销号达标验收的村庄;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和自来水改造项目建设,配合市镇两级进行验收审计;对村民进行适当补助,新农合、居民医保和惠民保在石埠经济发展区率先完成收缴任务;积极参加了潍坊市第二批乡村治理“平安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评选;购置取暖用煤,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帮助困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逐户逐人对68名70岁以上老人及其社保卡号进行摸底登记,村里按照每人600元的标准发放了老年补贴。还曾两次往返昌邑市审批局和昌邑市工行,为村内去世的一名群众办理了社保和医保提取手续等。目前,正忙于村前的排水沟建设,起草方案,筹措资金,好让石埠前村尽快变得更美更宜居。
驻村不到半年的时间,他给村里办了不少好事实事,提起这个能说能干的“第一书记”,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衡量评价第一书记的工作,很重要的就是要看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群众得到多少实惠。”谈起自己的工作,陈汝国说道,面对今后的驻村工作,陈汝国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我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加大对村民的补助力度,更多释放发展红利,让村民有更强的获得感,助力石埠前村乡村振兴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