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帅: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眼中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发稿时间:2023-02-09 09:38:00 来源: 国家铁路局网站
本期访谈嘉宾:徐帅,国家铁路局综合司秘书处一级主任科员,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毕业于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同年考入原铁道部办公厅。2013年进入国家铁路局综合司工作,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在贵州省榕江县乐乡社区(高扒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现为综合司秘书处一级主任科员。2021年,徐帅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列为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您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对报告中提到的这一点有哪些体会?
徐帅:2018年,经过连续2年向组织争取,我被派驻到贵州省榕江县忠诚镇乐乡社区(高扒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11月23日,榕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当我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三件大事”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时,不禁回忆起自己在榕江驻村三年的一幕幕,发自内心对完成脱贫攻坚这一伟大成就感到由衷自豪。
脱贫攻坚给乡村带来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村民的获得感也是实实在在的。成绩来之不易,个中艰辛无数,这首先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铁路局的大力支持。我曾驻的高扒村,目前已经建设通村通组公路30多公里,实现了硬化路到每家每户,以前最远的寨子到乡镇要走大半天泥土路,现在骑摩托只要十几分钟。我初到村子的时候,随处可见木栅栏围起来的旱厕、猪牛棚,粪水横流、臭气熏天,这几年村里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推进“厕所革命”,安装水冲式厕所,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拆除废旧猪牛棚,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14年以来,我们村实施危房改造128户、透风漏雨整治113户;落实教育资助,全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没有一位因贫辍学;全村贫困户均参加了合作医疗……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变化,汇成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
徐帅同志在乐乡村帮农户打谷子
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您驻村三年,对这一点有哪些感触?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徐帅:在榕江驻村,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走路时腰都是弯成90度的。在村里待久了渐渐明白,这其实是常年辛苦劳作压弯的,贫困地区生活的艰辛可见一斑。当年刚到榕江,第一反应是周围怎么那么多山、山怎么那么高,感觉一切都被大山挡在了外面,需要经过蜿蜒曲折的山路,才能深入到一个个村寨中,第一次体会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这句古诗的真正含义。在斜着的半山腰,支起三四根树干当柱子,上面就能打地基盖房子,这对我来说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平时我们看到梯田的照片,通常会赞叹景色的奇异瑰丽,但依靠梯田种地讨生活却是极其困难的,要带好干粮走好几里路、爬到山腰上,才能找到自己的那几分地,从天亮一直干到天黑。到了收获的季节,还要挑着上百斤的谷子,翻山越岭,这样粗重的体力活,就算是村里最有力气的人也会犯愁。“人民”这个概念,在我心中有了更直观、更丰富、也更生动的内涵。
然而,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并不容易。记得驻村伊始,一个特殊的问题就摆在我面前:乐乡社区由原来的高扒村和乐乡村合并而成,村支两委一套班子。两村合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一个在高坡、一个在坝区,一个是苗族村、一个是侗族村,如何破除隔阂、凝聚人心,实现共同发展?
最初,两个村在项目和资金上总有“不服气”“争一争”的想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让两个村每位村民都平均获益,还是让两个村利益联结、共同发展,实现更大的整体利益?驻村期间,我穿梭在两个村子,利用入户走访、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小组会议等时机,坚持“三个讲清楚”,即讲清楚哪些帮扶政策适用贫困人口、哪些适用非贫困人口,讲清楚哪些产业适合高坡村、哪些适合坝区村,讲清楚哪些帮扶资金用于贫困村、哪些用于整个社区,不仅要讲清楚,更要做实在,让老百姓看得见、能得到。三年多来,一系列的帮扶项目顺利落地:原址在乐乡村的小香鸡养殖场搬迁到高扒村,以高扒村产业资金建设的腊肉加工厂落户在乐乡村;协调的851万元帮扶资金有721万元用于乐乡村修建防洪堤步行道,争取的130万元帮扶资金全部用于高扒村维修透风漏雨老旧房屋……项目和资金没有对半分,也没有引起两个村的不满,因为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见了自己获得的帮扶,看见了村寨实实在在的改变。
徐帅同志入户调查
“以人民为中心”,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口号,而是藏在每一项琐碎复杂的工作中。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工作就必须坚持公正合理,但公正不是平均,而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把情况讲清楚、把工作做深入,老百姓才能打心眼里支持,推进工作才能有更大的合力,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切切实实最大化。
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不但要为老百姓的利益盘算,更要面对每一个具体的村民,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我驻村期间是幸运的,老百姓都非常朴实,哪怕第一次见,都会热情地招呼我吃饭,村里的百姓基本都很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村组干都很尽职尽责,组织群众、发展产业、调解纠纷、组织施工、打扫卫生、看路护林、救火抗洪、疫情防控等等,都主动作为、任劳任怨。
2018年冬天,村里的老支书病重,我到家里看望他,床前老支书紧紧抓住我的手,念叨着:“我身体不好了,下不了床,几次开会都没去,很不好意思……书记,别人叫着去家里吃饭,一定不要客气,吃一顿家常饭,就能拉近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要是能给村里建个防洪堤就好了,谷子就不怕淹了……”老支书的这些话让我深受感动,我一直记在心里,也谋划着如何去实现。经过国家铁路局的积极协调,2019年4月,有关企业出资851万元在村子修建了2.5公里沿河防洪堤步行道。最近这几年,极端天气频发,榕江也发了几次大水,防洪堤有效保护了整个村寨,也保护了凝结着村民辛勤汗水的每一粒谷子。
徐帅同志参与硬化路施工
问: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您认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什么?铁路如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立足行业优势、发挥更大作为?
徐帅: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扶贫干部付出了很多,但真正实现脱贫的根本力量还是源自广大群众,群众自立自强才是实现脱贫的根本动力。我们能打赢这场艰苦的脱贫攻坚战,靠的正是干部群众一条心攻坚克难;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民群众依然是最关键的因素。2019年,两个返乡的年轻人帮我在村里建设腊肉加工厂,我们从头开始,画图、选址、建厂、装修、办证、制品、经营,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把厂子建起来。让我感动的是,在创业初期,为了节约资金,村里的两个年轻人没有要一分钱的报酬,任劳任怨地“白干”一年多。正是因为看到有这样踏实拼搏的年轻人回村创业,我对村子今后的振兴发展充满信心。
徐帅同志动员贫困户危房改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二十大对进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的局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立足铁路行业优势,强化脱贫地区铁路规划建设。
驻村期间,我深刻感受到贵广客专开通对榕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年轻人出门打工、外地人进村旅游、创业能人洽谈业务,可以说高铁已经成为空气般的基础设施。在支持和服务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铁路应积极发挥交通运输骨干作用,发挥铁路行业优势,协调加大对中西部铁路项目的支持力度;督促稳定开行公益性“慢火车”,支持帮助脱贫地区群众到铁路务工就业,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铁路相关部门要继续落实定点帮扶责任,推进定点帮扶计划,在政策协调、资金支持、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产品销售、扶志扶智、干部选派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发挥铁路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徐帅同志组织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