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点“绿”成“金” 看这支驻村工作队如何“助村”

发稿时间:2024-01-18 09:32:00 来源: 云南网

  莽莽青山环村庄,小河淌水清悠悠,走在乡间小路上,绿绿葱葱的茶园,清秀干净的村道,干干净净的庭院,总能让人闻到一股大自然的清新味道……这是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派驻芒市芒市镇河心场村的工作队员们对所驻村的第一印象。

  芒市镇河心场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村内主要产业为茶叶、重楼、石斛、草果等种植业,脱贫攻坚期间,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先后被评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芒市菲氏叶猴保护地低碳生态示范村,发展绿色经济已具备较好的基础,但由于村子离城区较远、种植技术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群众观念传统等问题比较突出,乡村振兴任务仍然艰巨。

  自2021年进驻河心场村“接棒”乡村振兴以来,驻村工作队不断整合资源,结合自身专业技术优势,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因地制宜推动河心场村特色产业发展,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林下甜龙竹让产业发展“甜”起来 

  立足河心场村的立地条件和土地资源特点,驻村工作队整合省林科院资源,首次在德宏州引入勃氏甜龙竹品种,在河心场村建成了5亩种植示范基地。经过2年的集约化管理和经营,2023年收获鲜笋500公斤,种植户增收近8000元,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种植甜龙竹和发展竹产业的积极性。

  在与广大村民进行沟通交流、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以“重点发展、零星示范”为原则,采取“苗木支持、技术支撑、先干后补”的形式,选择重点示范户集中连片种植甜龙竹40余亩,零星示范种植10余亩,不断扩大示范效果,预计2025年,亩产能达到500—800kg,每亩产值将近3500—6000元。

  草果良种让产业发展“优”起来 

  草果是河心场村的传统产业,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存在品种落后、管理粗放、产量低、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引入企业在河心场村新建草果良种种植示范地170亩、苗圃60亩,投入项目资金约200万元,采取品种改良、科学管理、基地示范等措施,打破河心场村草果产业发展瓶颈,以实现增产增收为目标,以种植企业专业管理和收购为保障,不断促进农户种植专业化、规范化和收益最大化,完善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产业发展的红利更好惠及广大农民群众。预计2024年,河心场村草果种植面积能翻一番,到2025年产值产量增加1.5倍。

  乡土人才让产业发展“久”起来 

  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省林科院以培养一批具有带头作用的乡土科技人才为目的,多次组织专家团队到芒市开展甜龙竹、森林蔬菜等科学种植及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组织村“两委”、村小组党员干部、种植户、致富带头人外出参观学习,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乡土人才培训格局。

  对生产经营丰富、积极性高、带动作用好的党员小组干部给予苗木、技术、资金等重点扶持,并积极引导乡土科技人才为村民多出主意、多传技术、多做示范,做到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以乡土人才培养让产业发展后继有人可持续。

  点“绿”成“金”,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沿着绿色发展的路径,一个有山有水、有形有魂、宜居宜业的河心场村正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派驻芒市芒市镇河心场村工作队 供稿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