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帮扶跨山海,嘎查换新颜

发稿时间:2024-06-28 10:12:00 来源: 工人日报客户端

  6月末,骄阳似火,内蒙古哈图布其嘎查“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活动正如火如荼。

  当地村民佟包亮用蒙古语和汉语演绎了一段蒙古族传统曲艺好来宝《跨“门槛儿”?说“心坎儿”》——

  群众幸福高声呼,好来宝里赞党恩,

  党员干部一条心,再创辉煌新佳绩。

  ……

  人们把村子改头换面的故事写进歌词:中央宣传部干部职工捐赠建立的1500亩沙棘经济示范林试点,2023年销售沙棘果3万元,带动12户农牧户增收;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产业养殖小区,开启现代化舍饲养殖管理模式;实现整村集中供热,修建路灯40余盏,硬化道路2500米,每家每户都安装了智能水表,同时实施污水管网入户等改造项目……

  村民白银宝以前是贫困户,在漏风漏雨的房子里住了好几年。他回忆:“一到下雨天房子就会渗水,那时候也没有钱,想盖新房也盖不了。”通过各种帮扶项目,他住进了新房子,还养起了牛和羊,如今的牛越养越多,从最初的4头发展到了现在的26头,一年收入可达8万元。

  白银宝的牛养在该村草布斯台艾里的养殖小区。草布斯台,在蒙古语里意为“有珍珠的地方”,对于当地的老百姓来说,“牛”就是他们生活的“珍珠”,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牛养得好就意味着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好。

  以前,家家户户都把牛都养在院子里,但院内养殖带来了粪便堆积问题,一到夏天,整个村子都飘荡着牛粪味儿,乱飞的苍蝇更是随处可见,而且院内养殖场地有限,也限制了养牛数量。

  为了让牛养好、景变好,中央宣传部大力协调,在草布斯台艾里建设了占地面积11900平方米的养殖小区。建成后,每户每年便可以让肉牛出院,集中饲养在统一规划的大规模棚圈内,实现人畜分离,既提高养殖数量,又改善了人居环境。目前,共有38户牧民将400头肉牛养殖在这里,草布斯台也真正成为了“有珍珠的福地”。

  2017年12月至今,中宣部陆续向哈图布其嘎查派出三位定点帮扶的驻村书记。6月底,第三位书记殷凡将结束两年的驻村生涯,他的继任者程鑫将接过接力棒,继续在这里发光发热,帮助嘎查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民族团结致富梦。(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兆敏 张千)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