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传统瑶寨的魅力“三变”

发稿时间:2024-07-11 10:35:00 来源: 农民日报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雨林深处,藏着一个美丽的瑶族村寨——河边村,那里有宜人的风景、淳朴的村民,还有令人向往的“瑶族妈妈的客房”,当你开始享受这里的美景、美食之时,根本想象不出十多年前村里的“穷样”。

  曾参与河边村扶贫帮扶工作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董强,至今仍记得第一次来到河边村的尴尬情景,他打趣道:“谁能想到都2015年了,全村还只有一个旱厕。”

  河边村的“穷样”不光表现在厕所上,还有山路崎岖、交通闭塞,村内连硬化路都没有,村民住的都是没有窗户、卫生间和厨房的“三无”破旧木房。

  正当全村因穷而一筹莫展的时候,精准脱贫政策的“春风”吹进河边村。当地政府通过“政府+公益力量”的扶贫工作模式,下决心让河边村的瑶族群众换种生活。

  首先变的是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在财政资金的支持和公益力量的帮助下,河边村有了村庄发展整体规划,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村”建设。

  4年后,“新”河边村惊艳亮相,除了进村道路、人畜饮水、村庄绿化的改变外,还新增了一栋栋既保留瑶族传统特色又融入现代元素的木房。

  村民李明说:“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的村子能变得这么美。很多年轻人都从外地回来,一起参与村里建设。建好后,年轻人都琢磨着留下来在村里干点事情。”

  周志学是回村的年轻人之一,在深圳干了5年厨师的他看到村里的变化决定回村创业。这就是河边村开启的第二变——在做好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利用雨林、民族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餐饮、民宿、森林徒步、瑶族文化体验等新业态。

  在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河边村成功打造了以民族特色村寨为定位,又融入现代风格的“瑶族妈妈的客房”。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的群众尝到了“甜头”。

  为此,村里还成立了雨林瑶家文旅专业合作社,统筹特色餐饮、民宿等新业态的发展,周志学担任总经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周志学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游客反映客房不够干净。

  怎么解决呢?周志学结合自己之前的经验,决定建立竞争性激励机制。看似简单的操作,让河边村迎来了第三变——村民思想观念的改变,增强了服务意识。

  这一改变很快就见到了实效。周志学说:“2023年合作社在新业态方面的收入都保持在40多万元,其中70%会返给农户,30%留在合作社继续投入发展。”如今,河边村已经形成了独立运营的良性机制与复合型产业体系,村民自主发展的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乡村全面振兴向前迈进一大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