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8年,他多了3000个老乡亲人
发稿时间:2024-08-23 10:36:00 来源: 工人日报
日前,湖北红安县永佳河镇永河村生态产业园,去年冬天栽下的香榧随风摇曳,妙舞多姿,茶山冲产业园里花果飘香。驻村第一书记陈湘正在与永河村委及技术人员在产业园里除草、施肥。
“驻村帮扶,一般干完两年就回单位了,陈湘却在老区红安坚守了8年。为人随和、平易近人,这么好的书记打着灯笼也难找。”永佳河镇永河村党支部书记尹章勇说。
多次被湖北省授予“工作突出驻村第一书记”的陈湘,是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驻红安县永河村的第一书记。如今,在红安县的永河村、张石河村,近3000名老乡见到陈湘如同见到亲人一样,没有人称他为书记,都是叫他爷爷、大伯、兄弟。
培育“金坨坨”
2017年8月,陈湘接替公司退休驻村第一书记到红安县七里坪镇张石河村开始精准扶贫。短时间内,他就走访了张石河村三个湾七个组的314户人家,满脑子装的是张石河村的民生与发展。为了改变张石河重点贫困村的落后面貌,克服发展产业难题,他向村民学习,向技术专家学习,带领村民在贫瘠山洼里培育出了“金坨坨”——翠冠梨。
说起翠冠梨种植,陈湘回忆,当时不知道种什么,他只好在湖北省驻村工作队的黄冈群里求教,随后写了8页纸的整改报告,详说种植现状、管理、效果等,争取投资。
从此,洼地缺口未堵、田埂漏水,果树有病、树叶有虫,陈湘总是第一个发现。他经常到产业基地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指导农民果树剪枝、防病、治虫和施肥,强化基地科技种植管理。如今,张石河村形成了春梨、夏荷、秋菊、冬茶四大产业,集体经济从当初的欠债,到现在年收入40余万元,近一半外出打工人员开始回流。
2021年,陈湘到永河村工作,经过调研,他决定挖掘永河村特色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河皮子”,并延伸到种植服务业,构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几年来,永河村建设了永河皮子产业园配套设施、产业园环保工程和永河村生态农业示范园,村集体经济由2020年的13万元增长为80万元。
让产区变景区
“以前,村子周边是荒山荒田,现在却是绿水青山;村子里几个猪栏牛栏臭气熏天,现在改建了水泥广场,这些变化多亏了陈书记!”近日,张石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基福指着远处层峦叠翠的山林、近处的广场凉亭,话语中满是对陈湘的感激之情。
为美化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陈湘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一班人铆足了干劲,清淤张石河小溪500米,石砌河岸320米,新建景观塘4口,臭水河、臭水塘变成了景观点。兴建公测4座、改建公厕3座,改变了村民的卫生习惯。新建集晒谷、健身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广场,拆除破旧房屋300平方米,新建污水管道150米。硬化胡家冲大水库东西干渠5.5公里,确保了1300亩农田、旱地和果园旱涝保收。
村庄变美了,环境变好了,村民们更加注重房前屋后的美化,不少村民在房前屋后栽种了野菊花,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成。
2023年8月,陈湘与村委一道利用豆制品废水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变废为宝,通过特有的回收装置将沼气回收燃烧产生热能,化解废水中的异味,剩下的沼渣和沼液通过氧化池生态处理为有机肥料,源源不断地为巨菌草、果园和莲子基地提供充足的绿色、生态、环保肥料。不仅解决了豆制品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美化生态环境,还产生经济效益,使田园变成了花园,产区变成了景区。
把百姓当亲人
2015年,贫困户张先国罹患直肠癌,沉重的医疗负担掏空了家里的积蓄。后来,靠健康帮扶政策治愈的张先国却失去了生活的斗志。陈湘多次与他交心谈心,鼓励他靠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张先国想挖鱼塘养鱼养虾,手上却没钱。陈湘便帮助他找银行跑贷款,经各方努力,落实无息贷款5万元。如今,张先国自主创业的收入一年就有10万元以上。
对贫困户落实政策的监测,陈湘始终放在心上。他先后协调永河村村委招聘贫困户6人在村产业基地长期务工,安排10人打零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53户有劳动能力的70名村民都能依靠劳动增收。
与此同时,陈湘协调公司团委与七里坪镇娃哈哈希望小学、红安二小永河校区开展“手拉手、共成长”等结对帮扶活动。8年来共计开展活动20余次,捐赠办公桌椅、文体学习用品折合17.97万元。
8年驻村,陈湘始终把老区3000多名村民当亲人。翠冠梨成熟了,他每天到处打电话联系销售。有人问,已经离开张石河村了,为何还要惦记?“都处成亲人了,没有不担心的!”陈湘说。(邹明强 刘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