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开满边寨
发稿时间:2024-09-24 10:17:00 来源: 人民网-云南频道
25个边境县(市)、110个沿边乡镇、374个沿边行政村,勾勒出云南4060公里的边境线,是祖国西南安全稳定的重要屏障。
2021年,云南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创新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三年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茶叶、咖啡、水果等产业和边贸、旅游深入发展,374个村庄旧貌换新颜,村集体经济达到10万元以上,农民收入从11087元提升到20631元,年均增长23%。云南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成为全省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
俯瞰磨站村。人民网记者 符皓摄
边民富 特色产业兴边陲
今年4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镇尚勇村委会磨站村村民袁峰的早餐店在村口开张了。他的一手好厨艺有了施展的空间,店里食客络绎不绝。
磨站村现有常住人口49户205人。2022年5月昆明市全面托管磨憨镇以来,昆明市五华区帮带共建尚勇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村子成了示范点。
袁峰此前在磨憨镇上开挖掘机,村里一天天的变化他看在眼里,“村子变漂亮了,游客也多了。”他辞了工作回家开店,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营业流水能达到4000多元。
昆明市五华区驻磨憨镇尚勇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王宏建感慨:“开放的磨憨正成为青年创业的热土。”
在距离磨站村1000多公里的保山腾冲市滇滩镇联族社区,产业发展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地富了“口袋”。
腾冲市滇滩镇联族社区肉羊产业。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供图
滇滩镇联族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傈僳族、汉族混居的传统抵边村落,也是保山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利用山地广阔的优势,村里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生态养殖业,庭院经济、菜园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
为发展肉羊产业,腾冲市棋盘石农牧专业合作社、腾冲瑞牧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先后成立并规范运营。2023年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32元,超过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
同时,联族社区以建强党组织为根本,依托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将傈僳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等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精品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连续几年达百万元。
“全省所有沿边行政村(社区)均已创建一项主导产业,成立一个以上规范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形成了10种稳步增收的产业。”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同发展处处长李涛介绍,当前,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的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所在县(市)农村平均水平以上。
磨站村的中心位置是新建的民族团结广场。人民网 尹馨摄
边疆美 生态画卷展新颜
“陈老板,先来一盘柠檬舂鸡脚,还是老位子!”田地尽头,竹林茂密,一位常客的声音在院门口响起。随即,小院内脚步声渐密,茅草装饰的帐篷里响起欢声笑语,小院一下“热”了起来。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尚冈村,村民陈忠用自家废弃仓库精心打造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悦庭楠舍小院,成为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每逢节假日或周末,院内座无虚席。
毗邻老挝的尚冈村,距离国家级口岸——磨憨口岸仅15公里,泛亚铁路、昆曼国际大通道等多条要道穿村而过。村中至今留存着百年古树、古井,以悠久文化、民风淳朴而闻名。
昆明市盘龙区帮带共建尚冈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在保留傣族特色建筑和古村落风貌基础上,对尚冈村开展全面整修和环境整治。拆除违建危房、硬化公路、建设寨心广场、做好雨污分流。短短几个月,尚冈村夜晚的灯光亮起来了、环境美起来了……
“云南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奔赴。”昆明市盘龙区来到尚冈村驻村的第一书记谢继刚颇有感触。
生活在美丽边境线上的各族群众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默默守护这一方山水也成了村民们的共识。
梅尼新寨里的凉亭可观山景。人民网 尹馨摄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平河镇梅尼新寨是一个建在山岭上的瑶族聚居村落。几年前,村里道路狭窄、雨污混流,私搭乱建严重,占了不少公共空间,环境卫生不尽如人意。
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开始后,梅尼新寨抓住机遇,17名党员带头,动员村民们动手拆除占道的建筑物,重修道路,改善村居环境。村里211户人家划分为21个“网格”,形成“从党员到网格长,再到每一户”的管理机制,拆除20多间厨房、130余个柴棚、60多间猪厩……共让出2300余平方米的公共空间。
梅尼新寨原先的土路拓宽为3.5米的“幸福路”; 180余户民房的外墙重新粉刷,每家门前都新建了一米左右的小花园、小菜园,打造“微景观”;便民停车场、活动室、文化广场、观景台等也建起来了,村居环境焕然一新。
截至2023年底,云南省25个边境县(市)已全部达标国家卫生县城;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7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沿边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
文山州麻栗坡县黄瓜录村。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供图
边防固 警民同心唱和谐
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火热进程中,云南省各边境村(社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工作的路径,充分发挥党支部“主心骨”作用,统筹“党政军警民”力量,健全“党员+N”立体化强边固边防控体系,形成“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群众参与边防管控工作格局。
云端深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黄瓜录村距离国境线不足1公里。在这里,红色基因代代赓续,爱国守边的意识早已刻进村民的骨子里。
2021年10月,在天保边境派出所的推动组织下,黄瓜录村的15名妇女成立了一支“瑶家女子巡边护卫队”,常态化开展边境巡逻、法律宣传、矛盾纠纷调解、公益活动等工作,为边境平安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地处中越边境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为健全“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机制,在3个边境乡镇建设“国门大党委”,实行“公职人员+边防战士+民辅警+联防员+民兵”的“五位一体”守边护边模式,深化农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建立了国门党员先锋服务队801支。
金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平河分站主要担负着平河通道出入境人员边防检查和3.7公里的边境巡逻管控任务。从证件查验到边境巡逻,从普法宣讲到入户走访,6名平均年龄25岁的女民警组成了“云梯国门女警服务队”,活跃在驻地各村寨。
每到重要节假日,国门女警服务队联合少数民族边境志愿服务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用民族语言为村民讲解法律法规,“跨境走私要不得”“偷渡出境要不得”“电信诈骗要防范”等口头语在村寨各民族间流传开来。
当前,云南8个边境州(市)和13个边境县(市)获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单位)。“沿边行政村里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覆盖率达100%,未发生因民族、宗教因素而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李涛说,法治宣传教育与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紧密结合,提升了云南边境地区群众法律素养,奏响了边境线上的和谐音符。(尹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