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找准了路子,我们村一定能富起来”

发稿时间:2024-10-27 10:32:00 来源: 江西日报

  “岭水村,搞不好。有山没得靠,有田产出少,后生男女往外跑。”过去,在莲花县南岭乡,岭水村是远近闻名的困难村。尽管紧挨着319国道,可它多年以来经济发展迟滞不前,曾被列为省“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扶持村。

  岭水村的短板很短,但也有不少长处。作为南岭乡最大的行政村,这里红绿古三色资源齐备,具有发展的后发优势。“只要找准了路子,我们村一定能富起来。”岭水村党总支书记朱春瑞在全村党员代表大会上说。

  说出去的话,掷地有声。但路在哪?面对产业基础长期薄弱、集体经济先天不足、村民收入来源单一的现实,岭水村极力寻求破局之道。

  恰逢其时,一支由中共萍乡市委宣传部牵头的驻村工作队来到了岭水村。工作队顺应村民所呼,对该村进行了“庖丁解牛”式的调查研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利用政策资源、社会资源,为岭水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提出了近中远期的帮扶目标和计划。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在驻岭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刘尧瑜看来,产业是打开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他和朱春瑞组织开展了多场“诸葛亮会”,并就产业发展这个主题碰撞出了思想火花。工作队立足村情,提出了三产融合、特色鲜明、山上山下、双轴联动的发展思路,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岭水村空间地理布局,规划了全村生产加工区、生活功能区、乡村旅游设施区,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思路一变天地宽。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岭水村的发展形势喜人。朱春瑞介绍,现在村里成立了一家运营公司,代表全体村民统一运营村庄资源,采取“运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鼓励村民发展养殖、种植、特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东”。

  岭水村特色食品产业基地,是该村产业发展的“龙头”。岭水村争取产业资金200万元,将一所已经退出办学的村幼儿园,改造为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标准化特色食品加工厂,年产值有望达500万元以上。“这个基地,可以‘吃干榨尽’全村的土特产原材料,不怕没供应!”朱春瑞兴奋地告诉记者,有了基地托底,群众的种养积极性越来越高了。

  基地建起来了,接下来是跑销路。岭水村村民素有酿酒、养蜂、种桃、榨油等传统,但存在规模小、品控差、销路窄等问题。于是,驻村工作队协助村委会先后与财政部门、萍乡学院、萍乡农科所、部分农业龙头企业等对接,以“结对子、走亲戚、产品定制”等形式,成立科技服务小组、经营服务队、电商带货小分队,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销售的阻碍被打通,岭水村村民们的信心提振了起来,全村成立酿酒、蜜蜂养殖及蜂蜜加工、果蔬种植等合作社5个。今年49岁的脱贫户朱志怡除了能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获得一份固定工资外,每年通过种养等副业还能获得5000元左右的收入。“以前坐在家里没事干,要用钱时心里发慌。现在有了‘双保险’,不愁了!”她乐呵呵地说。

  “岭水村,搞得好。产业基础打得牢,田里地里都是宝,老表腰包鼓得高。”曾经困难的岭水村终于走上了富裕路。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该村引进制鞋加工厂两家、电子厂一家,先后建成100亩黄桃种植基地、3000亩油茶种植基地、70亩白莲种植基地,年产值400余万元,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带动当地百姓就业107人,人均收入1.2万元。(全媒体记者 刘启红)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