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武汉:村企“结亲”共创致富路

发稿时间:2025-03-25 10:23:00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当一家市属“顶梁柱”国企,带着项目、资金、人才资源来到乡村,和村集体共同创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年来,湖北武汉市准确把握“超大城市近郊乡村”特点,大力实施国企联村行动,推动国有企业产业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动能、治理效能。

  整合4—6个行政村组建农村联合党委,发动市属国企与农村联合党委结对,实行组织联建、产业联抓、发展联促。目前,发动16家市属国企与64个农村联合党委结对,覆盖281个行政村。农村联合党委梳理提出片区资源清单、需求清单,由市级层面建立“两个清单”信息库。市属国企通过信息库选择农村联合党委结对,实现村企资源最优融合。农村联合党委牵头组建片区经济联合社,统筹片区土地、劳动力等发展要素,与结对市属国企联合成立强村公司,建设运营国企联村产业项目,构建“市属国企+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项目资金4.89亿元,兴建产业项目85个,带动281个村集体年均增收近10万元。

  每个联村市属国企抽调2—3名业务骨干组建联村工作队,驻村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运营。各区为每个项目明确1名区级领导干部包保联系,跟踪解决项目落地“中梗阻”问题。市级建立由组织、国资、农业、规划、文旅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机制,统筹解决政策性问题。围绕用地保障、金融服务、项目审批、税收优惠等方面,市级梳理形成国企联村82条政策清单。组建国企联村行动专家库,遴选100名农业、文旅、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专家,采取项目点单、专家接单模式,就地快速解决项目技术问题。开设国企联村人才培训云课堂,培养“土专家”、乡村工匠、农村电商人才等。

  变国企“单向输血”为农村“自主造血”。涉农类市属国企,联合建设农副产品种植养殖园区(基地),打造现代都市农业。文旅类市属国企依托片区地理、历史等资源,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商贸类市属国企,定向销售结对片区特色农产品,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金融类市属国企为结对片区经济联合社、党员致富带头人等提供贷款授信,帮助区域产业项目发展。(通讯员 王量)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