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贤者,政之本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中,“新农人”是重要的支撑力量,扮演了推动发展的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从“耕读传家久”的乡土传统,到“科技兴农强”的时代召唤,人才振兴对乡村发展始终具有引擎作用。各级党组织要甘当“育苗人”,党员要勇做“领路者”,共同铺就“新农人”扎根乡土、绽放风采的康庄大道。
夯实政策“沃土”,让“新农人”扎得下根。“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培育“新农人”,首在破除“进不来、留不住”的藩篱,让“新农人”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当前,农业现代化呼唤培育“新农人”,让“田秀才”玩转无人机,让“土专家”搞起大数据,让“农创客”带火直播间,以人才动能激活“沉睡的田野”、架起“致富的云梯”、点燃“振兴的火种”。这需要乡村党组织为“新农人”返乡创业兴业搭建舞台,厚植政策沃土,让在外务工人员返乡“有门路”、创业“有支持”,切实将人才政策的“春风”吹到“新农人”的“心坎上”。
架好能力“云梯”,让“新农人”干得出彩。乡村振兴需要“新农人”,同时也对“新农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关键就在一个“新”字,必须与过去的农民有所区别,不能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不能不懂“指尖触屏连世界”,以“拥抱时代”的能力本领打开产业发展新天地。乡村党组织要注重加强对“新农人”的能力培养,请农技专家讲“怎么种得好”,邀电商导师教“怎么卖得火”,让非遗传承人授“怎么传得远”,组织老支书带青年学治理、种粮大户带新手学技术、党员商户带群众学营销,打造‘新农人’的“实践练兵场”,锻造过硬能力本领。
筑牢建功“舞台”,让“新农人”挑得起梁。“新农人”要想成为乡村振兴“顶梁柱”,需有施展拳脚的广阔天地。乡村党组织要为“新农人”发展产业搭建舞台,把“新农人”推向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岗位,让种有机菜的管基地、搞民宿的带游客、做手工艺的教徒弟,各展所长、竞相发展。要发挥“新农人”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作用,邀请“新农人”参与村务协商,在修路改厕、产业规划中“说上话、投上票”,发挥建设性作用。要加强对“新农人”的“传帮带”,给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致富能手等人才“压担子”,让他们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唱主角、挑大梁,持续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池春水”。(刘泽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