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110千伏漯港线保电现场,国网漯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运维班班长孙浩和同事常伟正在开展无人机通道快巡作业,保障保电线路稳定运行。
“巡线的时候,不仅要详细检查杆塔本体、基础缺陷,还要认真观察保护区内的通道环境及树木是否超高、有无异物缠绕等。”孙浩说,他们的输电运维班有10名工作人员,要负责127条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总长度1674.4千米)的运维安全。他们全年365天坚守岗位,越是节假日越忙碌。
人少、线路长,如何保障电力输送安全稳定?
“无人机是我们的好帮手。”孙浩说,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对杆塔、绝缘子、金具、导线进行毫米级拍摄,每基杆塔、每个挂点都清晰可见,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让他们能及时消除隐患。
“无人机的作用在孙浩手中发挥到了极致。”常伟说,孙浩爱思考、善钻研。他精准分析历年来线路跳闸事故,针对施工外破、异物等“对症下药”。在防外破方面,他构建了“无人机+可视化监控+人工特巡”立体巡检模式,利用682台视频监控设备,建立15分钟蹲守人员到达现场响应机制。在防异物方面,他利用无人机自适应巡航技术,精准开展异物隐患前期排查工作,与地方政企建立定期联合办公制度,构建“无人机发现隐患+政企协同处理隐患+设备主人管控隐患”的闭环工作模式。
孙浩还成功探索出利用无人机加装增程模块开展线路快巡保电模式,将无人机的遥控距离从1.5千米增加到12千米以上,平均单次巡视时长从两个小时被压缩到15分钟,比普通无人机巡视效率高了10倍。
入职7年来,孙浩积极学习多项无人机应用技术,依靠科技手段实现了自主巡、实时传、智能判的输电线路数字化运维新模式。他先后被评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先进工作者、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青年岗位能手,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刘新成 孙震 何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