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水稻生产时期,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荆头山农场农机合作社的北斗智慧农业平台前,都会有值班人员仔细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及时发现虫害病情和缺肥情况,帮助农民采用新技术进行植保和施肥。
近年来,荆头山农场农机合作社不仅利用北斗技术的旋耕机、收割机、无人机等新型农机具,耕、种、收自家“自留地”6000余亩,同时还为其他小面积种植户提供机“慧”服务,让农户种田轻松了许多。
这一切源于该合作社理事长陈平与农户的一次交谈。在一次作业服务时,农户调侃道:“我们耕、种、收都是农机完成的,每年农机作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此话深深触动到陈平,他思考,只有带动农户增加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把效益提高起来,才有意义。
经过多方筹措资金,2018年,合作社引进北斗导航系统,拖拉机、收割机、无人机等农机具都装上了“北斗”,夜里也能作业抢农时。无人机搭载多种传感器,定期巡视田间作物,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做到精准锁定防治时机;配方施肥不仅减少了化肥用量,更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户胡民主表示:“今年我家10多亩小麦亩产850斤,较往年亩均增产30%以上,这离不开合作社及时为我防治白粉病的功劳。”据悉,荆头山农场农机合作社仅农机服务为收费项目,推广新技术、病虫害监测均为无偿帮助。在该合作社的帮助下,农户对于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的防虫、治病、喷肥、喷药不再凭经验,而是靠合作社的监测系统,真正实现农机“慧”服务,农技“慧”帮助。(张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