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择一业终一生

发稿时间:2024-01-09 16:5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张继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择一业终一生”的誓言,先后荣获过“大理市劳动模范”“红塔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张继周身材消瘦,眉清目秀,与人说话未语先笑,眼睛咪成一条缝,他在学校学的是信息与电子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制丝车间从事电气维修工作。十年磨一剑,张继周由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复合型知识工人,从一个对制丝设备原理和电气控制技术的门外汉,成为制丝车间的专业技术带头人和设备管理行家里手。凭借有目共睹的能力,他被选为云南中烟设备管理检查专家库的成员,多次参与云南中烟《设备管理实施细则》的制定和修改工作。

   

  工作中的张继周

  近年来,卷烟工艺的发展日新月异,除了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硬件装备水平外,还需要不断提升员工业务素质,提升工厂软实力。为此,张继周参与编写了200多页的《制丝设备培训教材》,对制丝各岗位的工艺任务、工艺要求、班前准备事项、操作技术要求、设备保养标准等内容作了详细的要求及说明。《制丝设备培训教材》作为规范化操作教材,印发到制丝车间的每个职工手中,成为了车间新老员工的培训教材,对保障制丝关键工艺控制点的加工水平起到重要提升作用。

  作为设备管理员,张继周先后制定了《电子秤使用维护、调校及保养规程》《流量计校验规程》《水分仪管理规程》等标准,促使车间设备管理模式由事后维修转变为预防维修、状态维修,建立起了车间预防维修管理的规范流程。在从事设备技术及设备管理工作中,张继周加强过程管理,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在工厂“十二五”制丝车间技改期间,张继周负责制丝线自控及集成管控一体化系统的方案设计、器件选型及其技术要求的编写工作。他按照“系统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细化加工、集约化生产”的目标,在对省内四厂的制丝车间集中控制系统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制丝中控系统的技术要求。项目建成后,实现传统制丝生产工艺与分组加工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生产过程信息化,集中控制与分散监控相结合,实现生产过程产量、消耗、质量、设备状况等的全面可视、可控及故障诊断。

  在岗二十余年,张继周认定目标,一路学习成长,在提升个人技能的同时,还培养了众多修理人才。他没有豪言壮举,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郑波)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