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作为一项基层工作制度由来已久,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要任务完成和国家战略实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制度之下的驻村干部则成为连接村民、村社与上级政府的重要纽带,不仅牵涉干群关系的冷暖维系,也是资源下沉和政策落地的重要渠道,关系着乡镇村社工作的上传下达。
2022年10月,我开始了下乡挂职锻炼,也开启了向驻村工作前辈们汲取经验、与村社和村民融为一体的成长之路。一线的群众工作、一年的耳濡目染,我对驻村干部的理解或许可以用“驻村”“住村”“助村”来概括,同音异形的三个词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意义。如果说“驻村”是一项明确职责权利的制度安排,那么“住村”则是拉近驻村干部与村社空间和情感距离的有效方式,而“助村”则是希望实现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愿景。这三个词体现在一名驻村干部的身上应该是“有想法”“有方法”“有办法”。
牢记为民服务、责任在肩的第一想法,十年一日在于不忘“从群众中来”。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驻村干部需要直面群众疾苦、民生难点,需要着力解决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不仅考验着耐心与毅力,更考验着忠诚于人民的信念与责任感。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基层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革去的是自以为是的官本位意识、挑肥拣瘦的享乐主义、官民有别的主仆思想。正如我们村书记的所言“我原来就是一个村民,大家选我出来,乡里乡亲的,喊(我)领导那是在抬举我,我就是给大家做服务的”。朴素的话语透漏着真理,驻村干部更要饮水思源,牢记自己来自于人民,权力来自于人民,最终服务于人民。
勤用走街串巷、俯身入户的工作方法,鱼水之情源于“到群众中去”。组织的任命在纸上,群众的任命在心上,驻村工作何尝不是一次“筑情连心”的过程。看到驻村前辈们既能当与村民聊家长里短、插科打诨的“自己人”,也能做关心到户、叮嘱到位的“话匣子”,作为一名毕业不久的外来干部,深感自己还散发着生人勿近的书生气。年轻干部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驻村干部要增强脚力踏好进村入户的步子,在田间地头看的见,在街头巷尾找得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青年干部要认识到实践和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拉近和村社空间上的距离,才能拉近和村民情感上的距离,情况问题才能摸得清,工作任务自然下的去。
坚持事事上心、主动解难的原则办法,上下齐心始于“有难同当”。要让群众满意,得先让群众受益,不能只有感情,也要切切实实给大家谋得实惠。驻村指导员常常告诫我:“你的举手之劳或许就是给村民雪中送炭,如果不能做群众的眼耳口鼻手,驻村工作就没有意义了”。每一天,驻村都可能经历小到手机拨号、家禽寻找,大到农业补助申请、残疾等级认证等问题困难。驻村干部撂下的挑子、忽视的帮助都可能是群众生活“不能承受之重”。而无论是共同富裕,还是乡村振兴,民生的“大图景”都是由无数群众的“小期盼”构成的,驻村干部则是搭起“群众期盼”与“民生福祉”的纽带桥梁。在基层实践中,驻村干部要主动作为,积极有为,把群众“关键小事”当成“民生大事”来办,用“民生实事”换“民心所向”。(浙江省瑞安市曹村镇党建办 蔡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