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 左橙 实习记者 郭慧敏 通讯员 黄黉旻)“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华林山脚下,留守儿童们跟着古筝的弹奏打着拍子唱着儿歌《小星星》,这一刻,音乐驱散了物质层面带给孩子们的困扰,他们被艺术所感染而闪烁着好奇、陶醉的目光。
这是第一书记黄俊来到朱家村的第二个月,他一直在探索朱家村发展的途径。
华林朱家村的第一书记
“日照光华,林木并茂”,江西省高安市的华林镇因华林山而得名,朱家村就坐落在华林山脉下。山清水秀、鸡犬相闻的另一面,是闭塞的环境与原生态的经济结构:朱家村共有居民629人,朱家小学只有3位老师,5名学生,除农业林业外没有任何产业。
华林山不缺少文化底蕴。
这里曾留下了唐宣宗的足迹,陶渊明、杨万里的诗句,唐代创办的华林桂岩书院,开一代重学兴教之先河。
朱家村扶贫第一书记黄俊今年3月26日报到上岗,他是江西省高安市组织的第三批扶贫第一书记,来自高安市林业局,同时也是高安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黄俊工作日在朱家村,周末回家陪家人,中途驱车六十公里。
一拍即合的慰问
2018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提到,要深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提升贫困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
高安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新联会),包含书法家协会、青荷艺术团等文化群体的成员。他们一直想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做点事。
新联会通过书法家协会联系到黄俊,黄俊所在的朱家村朱家小学仅有的三名教师中没有专业的音乐和美术老师,校长和老师都表示很欢迎。
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在5月22日,朱家村的孩子们上了一堂音乐课,一堂书法课。
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黉旻,也就是孩子们的古筝老师回忆,孩子们第一次见到古筝有些疑惑,一位小姑娘甚至说,不喜欢。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黄黉旻演奏了《渔舟唱晚》《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以及儿歌《小星星》,音符从指间蹦出,流淌到孩子们的耳朵里,孩子们的眼中便泛出光芒。
给孩子们上古筝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黉旻 供图
艺术的力量
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这是《渔舟唱晚》带来的场景,孩子们噤声,仔细捕捉每一秒的声音。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激昂的红色歌曲,华林亦有红色元素。在华林南岭深山中,曾有三支中央红军利用南岭大石洞的地理优势在华林山区与敌寇打游击,当地村民将石洞称为“红军洞”。这首陕北曲子中既有血脉蕴含着的凄凉苍茫,也不失革命热情的高昂激越,孩子们为之动容。
“不是不爱(音乐),是他们之前没有机会去爱,当音乐流进心底的时候又怎么能不去爱。”对于孩子们的转变,黄黉旻老师这样解释。
黄黉旻老师在朋友圈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希望我是推开他们封藏在心底的那扇音乐之门的手,哪怕力量不大,无法让大门怦然洞开,但只要有一丝缝隙就能放进光来,照亮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
“冰点周刊”报道的那块屏幕缝隙里带来的光,通向升学和考试。
书法和音乐带来的,是艺术熏陶、精神培育上的光芒。
书法课上,小小的手指被引导着执起毛笔,开始书划简单的一横。孩子们手有点僵硬,执笔的姿式称得上是笨拙,但那划出的一横却出奇的坚定有力。
课后,高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鹏,也就是刚刚的书法老师对古筝老师黄黉旻说:“你要相信,今天的事,这几个孩子会记一辈子。”
给孩子们上书法筝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黉旻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