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三农前沿 >> 正文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日记摘选

发稿时间:2021-01-15 14:1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题记:三年扶贫路,风雨总兼程。多少苦与累,只付笑谈中。辗转难入梦,入梦是扶贫。不忘初心用心干,不走过场扎实干,不负群众用情干,不辱使命忘我干。再苦也要坚持,再累也要挺住,再难也绝不当逃兵!三年的坚守,参与、见证了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换来了人生难得的历练与经历,看到昔日的村庄旧貌换新颜,看到贫困村民脱贫后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一切付出都值了!三年的扶贫工作,写下了近10万字的扶贫日记,以下是其中的几篇。

  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

  驻村以来,最放心不下和揪心的是村里的留守孩子们,清贫的生活条件、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缺乏父爱母爱的残缺家庭教育,都深深的刺痛着我。他们有的父母长年外出打工,孩子们长年留守偏僻的贫困山村,有的父亲意外离世,有的母亲改嫁,从小缺少父亲的陪伴和母亲的呵护,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只有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他们有的没有一间窗明几净可以做作业的书房,只有拥挤逼仄、破破烂烂、常年亮着昏黄灯光的老木屋,他们有的用弱小的肩膀早早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照顾爷爷奶奶。清澈的眼睛不应只看到贫穷,纯洁的心灵不应只感受到苦难。他们同样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同样有享受快乐、阳光和爱的权力,他们也想被捧在手心细心的爱护,茁壮成长。

  阿文的家就在村部边的小山坡上,一座破旧的木屋。坡很陡峭,夏日茂盛的杂草长满了山坡,踩出来的山道有些滑脚。好不容易爬上山坡,看到他爷爷坐在堂屋的竹床上,眼部的患处没有包纱布,有点吓人。阿文正在将择好的菜冲洗干净,开始生火,准备做晚饭。逐渐烧旺的柴火将昏暗的厨房映照的亮堂了些,被火光照亮的脸上,一颗颗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手一抹,就变成了花脸。他不为所动,麻利的炒着菜,爷爷还在等着吃晚饭。只有早点吃完饭,收拾完家务,读初二的他才有时间做作业,温习功课,学习不努力是考不上好高中的。与其他同学不同,阿文考上高中并不是为了读大学,而是学历高一点毕业打工会容易找到工作,这样才可以更快的减轻家里的负担。很多时候他也会羡慕班上其他同学,放了学可以打打球,回家就有已经做好了的可口饭菜。他都记不清母亲的样子了,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走了,离开了这个贫穷的山区,离开了儿子阿文。这个贫穷的家,靠父亲在外打零工支撑着他和爷爷的生活。两年前爷爷眼睛上长了肿瘤,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巨大的肿瘤已经使眼睛看不见东西了,阿文不得不开始挑起照顾爷爷照顾自己的担子,他不能让父亲在外面担心家里。

  阿文是个懂事的孩子,我鼓励他一定要好好读书,同时联系了长沙的一位爱心朋友,按月给他资助。第一次去他家时,还是刚考完期中考试,阿文的成绩在班上排12名,我鼓励他坚定信心,奋发上进,有好心人在帮助他,一定不要放弃学习,不能过早走向社会,要给自已确立一个小目标,期末考试力争进入前10名。第二次去他家,他果然考得了第8名,很不错的一个孩子。去年阿文考取了职高,朋友对他的资助每月又增加了200元,并承诺考上大学还将提高资助。朋友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告诉阿文和家人是谁在帮助他。至今,他都不知道一直资助他的好心人叫什么名字。

  去年,阿文的爷爷走了,基文很伤心,他对父亲说,以后就只有我们俩了,再也见不到爷爷了。年底,阿文一家住进了崭新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一次在路上碰到过阿文,小伙子长高长结实了,也长帅了。努力吧,孩子,美好的前程最终还得靠自已打拼。

  望乡的老黄老两口都70多了,唯一的儿子意外早逝,儿媳改嫁带走了家产,带着两个还在上学的孙女生活过的很是艰辛。根据政策,村里为他建起了新的安置房,大孙女高中毕业到广东打工,能自己养活自己了。靠着低保金与养老金,黄老自己还耕种一点菜地,也能维持住基本的生活开销。小孙女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奖状贴满了一墙。我联系了单位的同事对她进行爱心助学帮扶,每月给予资助。现在,同事与老黄小孙女互加了微信,不但在资金上帮助,更是在精神上进行鼓励。每次看到我们到来,老黄都很热情,对党和国家的感激,对工作队的感谢,从我们进门到离开,始终挂在嘴边。当过村书记的老黄,是真的将这份感恩放在心里,那份赤诚从他的言语中能轻易的感受得到,让人毫不怀疑。

  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不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一个民族,只有懂得感恩,才会变得更加强大和不可战胜。当然,我们做这些需要的并不是感恩,而是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老方家去过好几回了。一栋老旧木房子,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电线凌乱不堪,屋里乌漆麻黑,老婆边瘫残疾,儿子儿媳也是轻度残疾,自已身体虚弱,做不得体力活。孙子小林读初二,长的个子高高的,秀秀气气,看上去挺文静。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管教不了,爱玩游戏,自控力不强,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也是我最担忧的。小林在学校读寄宿,要周五才回来一次,我尽量周五晚上去。这次去是因为我联系了一位爱心人士,对小林进行助学帮扶,上门现场签订爱心助学家长承诺书,小林也要在上面签字。一到老方家,看见小林在里屋坐的很近看电视。马上喊他出来,了解他期末考试情况,小林拿出学校的成绩报告单,除了语文、数学在80分以上外,其他课程成绩都有蛮差,特别是物理只有可怜的5分。再看老师写的评语,也和我掌握的情况如出一辙:聪明、有灵气,但上课不专心、爱玩游戏、自我管控能力较差。我与小林和他的爷爷奶奶进行了坦诚的恳谈。要求小林一要下决心戒掉游戏,二要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制订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把落后的科目补上来,三要在初三这一年发奋努力,迎头赶上,力争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小林也都点头答应了,并在承诺书上签下了自已的名字。

  去年,小林一家也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房,住到了镇上。

  秧 插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可见水中天。脱贫攻坚为大道,接上地气勇向前。

  五月下旬,洞口农村进入一季稻插秧时节,村子里家家户户忙着耕田、扯秧、插秧,我们椒林村也不例外,处处一派忙碌景象。

  看到村民们如此辛苦忙碌,我们工作队也不好袖手旁观。于是,选择了那些劳力少、田又种的多的贫困户家去帮忙插秧。

  贫困户老宁今年七十多了,身体也不大好,两老口还种了六亩多田,在这山沟沟里,老宁家本不可能有这么多水田的,他是看不得田被抛荒,把别人家不种的田也种起来了。老宁耕田、施肥,老伴扯秧、插秧,不知要忙上多久,才能将这六亩多田侍弄完。

  8点多钟,我们来到老宁家,一黄一白两只大狗迎接了我们。老宁还在给最大的一丘田作最后的一道耙田工序,老远听得老宁口中嗬嗬有声,在催促着老黄牛再快点儿走,季节不等人哟,农时误不得。老宁看到我们来了,赶紧将牛喝住,上来拿给我们一大把系秧的稻草,因为前二天就已约好,也就无需多寒暄。我们接过稻草径直往秧田走去。

  秧田在一条小溪旁,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水圳里来自溪流的山泉水一路奔流不歇,咕咕分流到每家每户的稻田里,溪流、水坝、水圳,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灌溉系统,正是用水的高峰季节,还好,椒林不缺水。

  下到秧田,赶紧行动起来。我们都是老把式,虽然二十多年没干过农活了,但依然手脚麻利。扎好马步,一只手扯秧,一只手洗秧,秧洗干净了,右手拿起一根稻草在秧的中间部位一系,往田边水深的地方一丢,就扯好一个了,动作飞快还带着几分潇洒。扯着扯着,就潇洒不起来了,马步扎得太久,腰酸背胀,太阳也越发厉害,有些口喝,不知何时,一条蚂蝗牢牢的吸在小腿上,一巴掌下去,将它打晕在田里。

  12点多了,直了直腰,望着身后扯好的一大片秧,应该够了,心中还是有一份成就感。在溪水里洗了洗脚上的泥,和老宁两老口打了招呼,回驻点吃中饭了。事先与老宁两老口解释清楚了,不在她家吃饭。

  吃完中饭,村支书81岁的母亲要和我们一起到老宁家帮忙插秧,老奶奶不愧是老党员,这几天都在忙着帮别人家插秧,我笑道对她说,今年要评她老人家为先进共产党员。老人家回答说,你们才辛苦,大老远从长沙跑过来扶贫,还要干体力活,不简单。

  到了老宁家,老宁两老口见尹奶奶都来帮忙,连呼“使不得、使不得”。尹奶奶也不多说,和我们一起挽起裤脚下到田里就插起秧来。一丘丘水田在我们身后渐渐绿了起来,最后只剩下那丘最大的田了。老宁家那只大白狗也坐在田埂上,居高临下亲切的看着我们。

  六点多了,夕阳穿过山上的竹林,将水田映照的一片金黄。老宁老伴说插不完没关系,你们莫太累了。我和尹奶奶同声说,一定要插完。

  我把秧从秧田担过来,全部抛到田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准备工作。四个人一字摆开阵势,忘了腰酸、忘了背胀,忘了被太阳晒痛的脸,勇往后退。看着剩下的面积越来越小,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终于,在夕阳落山的时候,我们插完了最后一蔸秧,老宁两老口高兴极了。

  驻村后的第一场雪

  昨夜8:00多,停电了,手机也没电,气温零下1度,山村的冬夜,又冷又黑,此时,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冻雨,打在屋顶上,落在竹枝上,啪啪啪,唦唦唦,心里一阵急,担心着试验种下的赤松茸是否被水浸掉,虽然之前已开了沟,但还是不踏实。省农科院科技扶贫专家朱教授前二天还发来微信,告诉我赤松茸一方面要保湿,同时要防水浸。

  第二天早上起来,直奔赤松茸试验地,由于之前的沟挖浅了,还是积了些水。马上喊了队员,带上锄头,铁铲,冒雨挖沟。在赤松茸地块的四周,将沟一铲一铲挖宽挖深,将弹起的竹片重新插牢加固。试验地虽不大,但不少村民都满怀希望看着呢,成功了他们要跟着种的,所以意义非凡,得用心照料。忙到9:00多,终于差不多了,看着雨水顺着土沟流向池塘,也稍稍放心了,虽然衣服湿透,但并不觉冷,劳动后浑身热乎乎的。但旁边的山上,碗口粗的楠竹被冰雪压倒、折断的咔嚓声不断传来,让人心惊肉跳,心痛不已,那可都是村民的财产啊。

  换下湿衣服,去找支书,商量清扫路障、探望行动不便的贫困村民事宜。刚走出不远,碰上书记骑着摩托车、脸冻的红红的急急赶来。于是村两委与工作队兵分四路,分赴村里的几个重灾区,带上砍刀,分头行动。

  我和书记、吴秘书、队员小封负责长林,望乡,高麻几个高海拔组。一路上,满眼是山上倒伏下来的楠竹,把村道堵的厉害,竹子上结着厚厚的冰块,绿色的竹叶被冰包裹着,晶莹剔透,愈发翠亮。吴秘书扯住竹子,书记挥刀砍去,只三刀,竹尾被砍了下来,竹竿没了重负,嗖的一下,弹了上去,落下无数冰块,不少掉进脖子里,那叫一个透心凉,更让人心凉的是这么多的竹子被折断,被撕裂,还有些粗大的板粟、杨梅树被连根拔出。

  一段一段的清理,一个院落一个院落的查看。不少地方的电线被竹叶树枝压住,如不及时砍掉,在通电时就很可能会烧坏变压器。书记一边电话通知供电所,一边找来梯子,爬上去砍掉压在电线上的冰树枝。望乡的组长在我们到来时,就自发的做起了清扫工作,值得点赞。几个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在家烤着火,还好。长林偏瘫的老吴还坚持在路上行走锻练,跟他打招呼,一脸的笑,精神状态不错。

  回到住地,快四点了。路上碰到两拔去乡中学寄宿上学的5个孩子,赶紧要他们上车,送到学校。问他们学校晚上有晚饭吃吗,回答说周日晚上没有,自己带了吃的。唉,山村的孩子从小就能吃苦,城里的孩子真该来好好体验体验。

  冰雪中的山村景色,确实壮观,美不胜收。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棱,我还是在小时候见过。不过,我真心祈盼,这冰雪的天气马上过去,因为给村里的交通、电力和村民的财产、生产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不便和影响,希望明天雪后放晴,暖阳照耀。

  只愿崎岖变坦途

  来椒林村半个月了,还没有到过村子的最高点,一览全村风貌。今天终于溯溪而上,登山之巅。爬上了椒林最高峰,海拔1280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见群峰耸翠,层峦叠嶂,白云缭绕。一路上漫山的各色杜鹃花,野金银花,野樱桃花以及多得叫不出名的山花,在山头、在峡谷、在崖边,成团成片,一丛丛,一簇簇,盛开,怒放,引得野蜜峰忙忙碌碌,辛勤采花酝蜜。千年湘黔古商道青石板路静静地在山中延伸,昔日马队的铃声已远去,成排的客栈与商铺已看不到任何痕迹,有些荒芜,完全没有了当时的喧闹和繁华,只有那当年的高大杉树静立在原处,还有当年的古道隐约可见,诉说着逝去的历史岁月,多少风云已成往事。那飞流而下的米粮洞瀑布,掩藏在树林之中,远远的就能听到隆隆的声音,垂直而泻,飞银溅玉,既震撼心灵,又让人生畏,生怕脚下一滑,飞身而去。泉水叮咚,老树横斜,巨石上布满的苔藓在透过树林的阳光照射下,翠绿无比,美艳至极,忍不住想用手轻轻摸一摸,抚一抚,以打消心中的猜疑,确认它的真实性。椒林的美景,你来或不来,她都在这里静静等待,我自芳华绽放。

  今天攀登椒林最高峰的目的,是去考察、体验、感受望乡至龙潭的这一段尚未硬化的十多公里土砂石山路,水泥路只修到了望乡。这是一条连接山门与龙潭两个繁华古镇的交通要道,这是一条连接邵阳与怀化的要冲,这是一条旅游黄金线,这是一条山林资源输出的重要通道,这更是一条两头百姓心中期盼多年、梦里常常念想、口中时时提起的脱贫致富之路。可由于横跨两地,至今还是条难走的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泥泞土路。路上尽是新落下的坚锐石头,开车摇摇愰愰,左避右躲,可还是中招。坐在车里听到丝丝的气流声,感觉不妙,下车一看,车胎侧面被石头划开了一条口子,轮胎报废了。后面有车跟来,只好慢慢将车哐当哐当开到能会车的地方。这时后面的车也停了下来,走过来一个壮实的小伙子,说了句“我来帮你修”,就撸起袖子,找出千斤顶,爬在泥地上干了起来。泥地不受力,千斤顶无法发挥作用,小伙子也不说话,从山崖边搬来一块大石头,垫在车架下,麻利地将车子顶了起来,把破胎卸下,换上备胎,三两下就把难题解决了,又可以往前开了。刚刚还在郁闷的心情,一下又明朗起来。不幸的是在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深山里车胎破了,幸运的是后面就跟着这么一位热心、好心,不怕脏,不嫌累,又不多言的好人。一打听,小伙也是椒林人,汽修师傅,多么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椒林人啊,心中暖暖的充满了感动和力量。不过,这次遭遇也真实证明了修好这条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希望早日建成通车,造福百姓。

  下午二点多,返回驻地,刚到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这山里的气候无常啊。

  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这条路终于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修通了,当时给村民的承诺总算兑现了。

  脱贫抗疫两不误

  1月下旬,拂去一年的疲惫与辛劳,全国人民满怀欢欣,迎接阖家团圆的庚子新春佳节。过小年的那天,我们工作队也回到了长沙,准备休假过春节了。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自湖北暴发,袭击全国。

  由于疫情来的突然,一时间,口罩、测温枪、消毒液、酒精等抗疫物资成了紧俏货,可谓一罩难求。广大农村更是难上加难。椒林村情况怎样?有抗疫物资吗?村民情绪稳定吗?那么多从外地回村过春节的村民是否有新冠病毒携带者?一个个问题,让人揪心。

  大年初二,与村支书联系,得知村里没有一个口罩,更别说其他抗疫物资,村干部在裸奔抗疫,测温只能用体温计,不仅时间长、不准确,还增加了风险。同时有10多位从湖北返村的村民,并且有一位村民出现了发烧和肺部感染,已送去市医院检测,情况紧急。村民在盼望口罩,村支书在焦急的求救。

  这是一场战争!打仗战斗,岂能没有武器装备。

  于是火速找寻一切关系,调动一切资源,电话、微信、上门,几经反复,几经周折,几经拉锯,心急,心焦,心燥,打货款,下订单,左盼右等,天天催促,兴奋与失望交织,等到的消息往往是生产厂家被接管、货源被征用,物流发不出。

  情急之下,我找到中国网记者曾老师,她马上向我推荐了邵阳爱心人士袁先生。自疫情发生后,袁先生慷慨解囊,托朋友从国外自费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捐赠给学校、乡镇医院和社区。我立即与袁先生联系,将村里的情况向他作了介绍,当袁先生得知椒林村一线工作人员急缺口罩情况后,他自已开车到洞口,冒着风险把300个口罩赠送到村支书手中,解决了燃眉之急。

  当天晚上,多次联系的朋友那里发来消息,到了少量的测温枪和消毒液,赶紧驱车前往,生怕夜长梦多,感觉象在从事地下接头工作。此时,曾经热闹繁华的长沙街道空旷冷清,少有车辆与行人,行车10多公里来到城郊的一个乡镇,终于拿到了来之不易、梦寐以求的测温枪、消毒液,心里别提多高兴,真是欣喜若狂。

  可是如何第一时间送到近400公里外的椒林,又是一个头痛的大问题。封闭管控、交通管制加上长途风险,谁都不敢冒险跑这一趟,怎么办?于是四处联络,又打电话给村支书,终于联系上了一台从长沙返回洞口的私家车,约了车主来到小区楼下,将物资放到后备厢,一再叮嘱车主要确保安全送达。晚上12点,村支书打来电话拿到了物资,才安心了。

  第二天,村里用消毒液开始消毒,村医也在村口的防疫点用红外测温枪为来往的村民量体温。

  当我的同学知道我在为椒林四处筹集抗疫物资时,他们纷纷伸出援手,捐款一万多元。老婆单位的领导也想办法帮我解难,全力支持,令人感动。终于又筹到了第二批抗疫物资口罩4000个、消毒液、酒精各10多桶。

  抗疫物资备齐了,祈福椒林无恙,祝愿天下安康!

  这次只能自已上了。清早,将物资装上车,不顾老婆的担忧,不顾酒精、消毒液混装的风险,开车向椒林出发。

  危急关头,间不容发,与时间赛跑,希望尽快送到村里。平时要五、六个小时的路途,四个多小时就到了。当抵达乡政府的那一刻,长长舒了一口气,其实我自已也还是蛮害怕的。万一酒精泄漏引起爆炸呢?这也是老婆最担心的地方。

  把抗疫物资分别捐给乡政府、乡中心学校和村里后,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随即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和扶贫工作当中。

  脱贫攻坚战犹酣,防疫阻击战再起!双战叠加,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责任!2月中旬,我们的扶贫项目沁潇湘椒林山泉水厂正式复工,随后,油茶产业和其他扶贫项目也相继有序开工。

  “莫道春风归来晚,浮云过后艳阳天。”蓬勃夏日,阳光灿烂,生命热烈,万物并秀。庚子之春,我们又一次经受住了考验,迎来了充满希望的夏天。

  搜救贫困村民老郭

  5月23日下午5时,得到消息,望乡组患帕金森症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民老郭在老家附近失踪。一石激起千层浪!村两委、工作队立即组织、调度、指挥搜寻工作,近百村民闻讯参与搜救。冒着雨,一座座山头地毯式搜,一个个坎沟仔细找,三天过去了,杳无踪迹!大家都迷惑了,行动不便、身患疾病的老郭到底跑到哪去了呢?按理说走不了多远的。连续几天参与搜山的村民虽说十分疲惫,但更多的是失望、不解与担忧。

  26日晚,又请来公安的搜救犬再次进山,两条搜救犬兵分两路。茫茫雪峰深处,漆黑潮湿,蜿蜒窄逼的山道布满杂草灌木,手电筒、手机灯光明明灭灭,忽明忽暗,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搜救犬兴奋的冲在前面,大家深一脚、浅一脚跟在后头,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是,由于前两天下大雨冲洗掉了味觉源,搜救犬也难以发挥出作用,最终也是无功而返,搜救依然沒有进展。公安的同志说,凭经验,搜救的黄金时间已过去了,即算找到,生还的可能性不大了,何况老郭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

  搜救完回到驻地,躺在床上,一时无法入眠。老郭的形象浮现在眼前。

  2018年3月15日驻村,第二天开始入户走访。当时没有开车过来,步行10多里山路,到了海拔近千米的老郭家,一座破旧的木房子,就在侯王庙旁边。60刚出头的老郭一个人在家,佝偻着身子,看上去有70多岁,老郭曾经也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心灵手巧。患帕金森症多年,病魔把他折磨的不成样子,失去了应有的精气神。可老郭并没有放弃希望,他用木头自制了粗简的秋千与一张特殊的椅子,用于锻炼身体和坐下来休息,一根拐杖也是他到山里砍来的杂木自已做的。我到他家的时候,他正在秋千上慢慢的摇荡着,老郭基本失去了语言功能,和他交流,他只是微微的笑着,嗯嗯的应着,说不了话。来到老郭家破旧的木屋里,每间房子都看了一遍,让人惊异的是房子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并没有想象中的脏乱,老郭因病常常控制不住流口水,但朴实的衣着上也很整洁,看得出是个讲究的人。

  以后每次去望乡都会看看老郭,和他打个招呼,他也依然浅浅的、开心的笑着,我想他是认得我的。省城的朋友和单位领导来村慰问,也都会特意安排到老郭家,给予老郭应有的关心。

  这次老郭从镇上的扶贫安置房硬要回来,也是想到山里去砍一根木头,再做根顺手的拐杖。带着砍刀、斧头上山后,没想到就没再返回了。

  27日,我们沒有放弃老郭,村民、工作队继续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12时许,终于在更远的一个山坡下的田地边找到了躺在地上的老郭!奇迹发生了,老郭消失了整整91个小时,沒有进食任何食物,虽然虚弱到了极点,但依然还活着,真是令人惊喜惊叹不已!生命是多么的顽强和珍贵!全村的人自然也十分的欣喜与感慨。

  随后,联系了乡卫生院与120,进行简单的抢救后紧急送往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救治。

  几天后,我代表工作队去县医院看望老郭,老郭恢复的还不错,加上有党的扶贫医疗好政策支持,老郭正好安心的进行一次全面治疗。

  (严柏洪 中国太保寿险湖南分公司驻洞口县椒林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