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邮箱: youthdiyishuji@163.com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助力脱贫攻坚的“高校样本”

http://www.youth.cn 2018-07-12 09:04:18 中国青年网

  “作为科技小院的诞生地和成长地,我们县有农业人口45.1万,耕地72万亩,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15万亩。自中国农大在我们县建立实验站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帮助我们改土治碱、增产致富。”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农业大学的张福锁团队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创新和验证技术,集成技术模式,并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既解决了科研同生产相脱节的问题,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也为当地百姓的致富插上科技的翅膀。

  作为汇聚了大量人才与科技资源的智力高地,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责。而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全国多所高校也积极发挥人才智力与科技优势,努力在祖国大地书写助力脱贫攻坚的“高校样本”。

  科技扶贫 创新驱动拔穷根

  这几天,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林海村小尾寒羊养殖场的几位老乡笑得合不拢嘴,原来养殖场经常会发生的牛群、羊群走失难题,在吉林大学师生团队的帮助下,顺利解决。

  师生团队为养殖场量身定制了羊群GPS实时定位项圈,能够实现实时或者定时追踪,还具有轨迹回放功能、围栏设防功能,系统还防水且耐剐耐磨,可有效防止由于羊只打斗造成的项圈脱落。

  安装实时定位项圈后,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羊群的位置,还能设置羊群活动范围,有效预防羊只在放牧过程中由于看管不严导致的丢失,还能够了解羊群的轨迹路线,通过一段时间的统计后,科学推断出羊群在什么位置放牧育肥较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攻坚领域的“渔”是什么?科技助力、创新驱动,帮当地百姓拔掉穷根,无疑是答案之一。

  近年来,多所高校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精准、持续帮扶贫困县的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高其自身造血功能,促进扶贫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比如,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针对帮扶对象采用科技帮扶手段,在系统考察贫困地农田、水利、气候、农作物、养殖业等情况后,因地制宜寻求有效可行的技术扶贫手段。该院高岩老师团队秸秆转化项目,可实现秸秆肥料直接还田改良土壤,不仅能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有效降低因燃烧秸秆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为提高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相关产业的科技应用水平,南开大学与庄浪县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北京化工大学将城市生活垃圾、作物秸秆等高效分离提质预处理等技术引入定点扶贫的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促进农牧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节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

  “解决深度贫困要有深度举措,全国多所高校正在探索一条以科技的力量帮助农民真正拔除穷根的有效之道。”采访中,不少高校负责人谈道。

编辑:杨维琼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