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四川省一个督察组到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汶水镇颜家湾村调研,祝云华陪同。
村头的老婆婆金莲珍抓着祝云华的手哭上了,“听说你要走了,石一书记,不走行不行?”
“听您的,不走。”
转回身,祝云华抹了眼泪:值了。
脱贫记
作为凉山州纪委监委派到雷波县的驻村第一书记,2016年1月到任时,祝云华领到的任务是:颜家湾村当年脱贫。但其实,2015年10月,他已经在颜家湾工作了。
2016年,凉山州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力到颜家湾调研,“你们祝书记干得怎么样啊?”
村民很疑惑:祝书记是谁?旁边人提醒:就是石一书记。
“石一书记啊,听说他和县领导吵架了。”
祝云华是彝族干部,沙马石一是他的彝族名字。颜家湾全村103户,470人,都是彝族。
“5月份雨季来了,再不修干不成了”
祝云华和县领导吵架,是因为房子。
他担任第一书记的颜家湾,同时是雷波县一位领导的联系点。此前这位领导调研,看到颜家湾破破烂烂的土坯房,现场表态:拆了吧,彝家新寨扶贫工程都要补助你们修新房。
县上有了态度,村民欢欣鼓舞,口口相传,不久,村里的71户村民将土坯房拆得干干净净。
“后来县上说,只负担25户的钱,每户补3万。”这25户,指的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剩下46户怎么办?说好的补助没有了,可现状是,房子都已经拆了。
多次协调无果,祝云华在村上跟那位县领导吵了架。
2016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在17县市241个村实施20034户彝家新寨建设(含易地搬迁7293户)。每户补助3万块钱,异地搬迁金额不等。
眼瞅到了5月份,凉山州进入雨季。
房子拆了,钱没到位,文件没来,再不动工,2016年12月要脱贫的任务将无法保证。“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跟县领导吵架,真急了。”
县上协调不下来,祝云华向自己的工作单位“求援”。他给原所在部门的分管领导、凉山州纪委副书记徐教林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短信里,祝云华除了表明解决问题的决心,还附上了解决方案:“一事一议”。
“如果工程按规定走招投标流程,要两三个月,房子12月份肯定修不起来。”短信里,祝云华提出了建议:村民选代表,由扶贫移民局推荐建筑公司,让建筑公司的人现场说,准备怎么修,最后由村代表现场指定一家公司,立即开工。“如果有什么责任,我一个承担。”
半小时后,徐教林回复:就按你说的办。
收到短信的祝云华决定了两件事:打电话给颜家湾村支部书记地日尔布,让他选出十几个村代表;想好了颜家湾的脱贫方案——“整村推进”。
“只要是拆了的土坯房,村上按照彝家新寨的标准补助3万块钱,差的钱我来协调。”祝云华决定,村委会主体、医疗室、文化室等,立即动工。“5月份雨季来了,再不修干不成了。”
第2天,祝云华找到雷波县扶贫移民局,对方推荐了4家建筑公司。
第3天,4家建筑公司的人向十几位村代表,分别阐述了关于颜家湾村脱贫工程建设的建筑方案。当场投票,选出了一家。
第4天,工程开工了。祝云华证实:“当时一分钱都没有。”
“我跟建筑公司老板讲,你先全额垫资修,保证质量,最后村上按照设计和财评的结果结账。”
“我6月就开始干了,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2016年,凉山州雨季漫长。
10月底,颜家湾村基础设施全部完工。11月,村民住宅全部完工。
“村民的房子是按照规划图纸自己修,但村上将规建局的图纸改了。”祝云华苦笑:有些图纸未考虑实际情况,雷波县的村民大多都住在山坡上,坡度陡,但设计出来的彝家新寨图纸是四合院。“陡坡坡上,我哪有土地给你修四合院。”
记者问:“变更图纸,增加的成本怎么算?”
祝云华回答,不存在,变更后的图纸,都是我们反复和每一户村民商量过的,他们求之不得。“每户补助都是3万,有钱有能力的,你自己添钱修个3层楼也成,条件困难的,你先修1层,把天窗口留着,拿瓦盖住,以后经济条件改善了再修第2层嘛。”
2016年8月,相关文件下达。
“我6月就开始干了,是冒了很大风险的。”祝云华说。
11月20日,凉山彝族年,颜家湾村民全部搬了新家。
由此,颜家湾成为了四川省彝家新寨工程开2016年开动的第1个项目,也成为了凉山州第1个脱贫的贫困村。
2017年,同样是凉山州纪委监委下派的第一书记伍元龙,完成了雷波县铜厂沟村异地搬迁,铜厂沟成为凉山州第1个完成异地搬迁的村。
还钱记
涉农资金整合,全省“首吃螃蟹”
颜家湾脱贫了,脱贫的钱从哪儿来?
或许每位第一书记都有“四处化缘”的经历,祝云华也试过:当年混出息的大学同学在北京、成都开公司,祝云华凭借个人关系要点儿。“实在没钱,衣服、图书都行。”
但对于颜家湾整体脱贫,这只是杯水车薪。
2016年,四川省开始搞涉农资金整合,当时,全省还没有下发文件。
祝云华在成都市委党校学习,一起学习的有省财政厅的领导。
“他告诉我,虽然现在没有文件,但是可以结合地方实际自行探索。”
祝云华一听,回到颜家湾自己干了。
“当时我到哪儿开会都说,只要是我协调来的资金,谁都别想拿走,全部用到村里面。”祝云华的思路是:不管这笔经费是修路的,还是搞养殖的,只要是拨付给颜家湾村的钱,都集中到一起。
整合资金加“四处化缘”,严家湾村的账上到位了700多万。
涉农资金整合,祝云华在全省“吃了螃蟹”,也由此保障了颜家湾村的脱贫经费。
“办法是有的,但当时没人敢做啊。”祝云华告诉记者:“只要我没有私心,没从700万里拿过一分钱,我什么都不怕,我就敢做。”
“那46户补助款,就是从这700万里出的。”祝云华证实:修了房子没钱装修的人,村上也会给5000元到1.5万不等的资金,用于改善居住环境。
也是用这笔钱,祝云华付清了建筑公司垫付的所有费用。
“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但确实没办法了。”
“当时是第1批脱贫攻坚,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完全可以等,等文件来了,钱到位了,再慢慢做。”事后回想,祝云华把当初“吃螃蟹”的原因归结为两点:我是彝族干部,更有民族情结;州纪委领导信任,干不好,没脸回去交差。
后记
第一书记怎么当:
忠诚、干净、担当
祝云华仍记得,2016年因为泥石流,他从西昌到颜家湾要从乐山沐川县绕道。“坐班车整整1天,太难了。”
没车,实在没招了,他也打黑面包车去村上办公。
2013年,他担任凉山美姑县典补乡党委副书记,后来兼任该乡尔哈村第一书记,2015年底赴雷波县颜家湾村扶贫,2017年8月回到西昌。那几年,他的女儿像是“留守儿童”。
“毕业那年,我的论文是全校优秀论文,本想读研究生,家里读不起了。”祝云华回忆道,“当时我哥哥开私人诊所,效益不好,我的弟弟要上学。没办法。”
对于接踵而至的荣誉,祝云华也是笑笑:当时谁都不支持,赌气做的,没想到给全州扶贫干部作出了表率。
已经是凉山州纪委监委第十纪检监察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祝云华还牵挂颜家湾两件事儿:走之前给村里种了160亩老鹰茶,不知道怎么样了;村里只有一个大专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考一个本科。
回西昌后,凉山州委组织部安排祝云华给新入职乡镇公务员讲课。
“我不会讲课,你让我说啥。”
“就说你怎么当第一书记。”
“那讲6个字吧:忠诚、干净、担当。”(记者 牛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