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邮箱: youthdiyishuji@163.com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村里生活比蜜甜”

http://www.youth.cn 2020-06-25 10:03:00 中国青年网

  车开在村道上,一路平坦。村委会在长安村长安屯唯一的篮球场旁边,洁白的墙面、泛着光的地砖,房子崭新气派。在这里,记者见到了长安村“第一书记”杨立山。

  宽松的折领衬衫,积灰的黑色运动鞋,黝黑的脸庞。一见面,杨立山就笑着与记者打招呼,简单、热情。他正要赶往村里的养蜂农户家里。

  五年前,从通化市科技局来到这个特困村,杨立山首先改变的,就是自己的打扮。“我有16年的部队经历,啥活儿都干过。现在帮农户们干活,穿太正式不方便。”

  “第一书记”沉下身心,村子的面貌也在悄悄改变。

  “比贫穷更可怕的事情是什么?是一些贫困家庭‘穷怕了’‘穷垮了’,不管别人怎么帮,不愿试也不敢试。这个村的森林资源几十年来被保护得很好,这是长安村最大的资源,特别是黄柏树数量很多,为养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贫困村一样,长安村的贫困户大多是因病致贫,养蜂不需要太多体力,也不耽误种地,这个项目让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杨立山的一番话,触动了在场的很多人,往事历历在目,至今仍在亲历者的记忆里熠熠闪光,王立明就是其中一位。时隔五年,他还能回忆起初学养蜂时所发生的一切。他是养蜂脱贫的践行者,也是受益人。

  到王立明家里时已经黄昏时分,他刚从地里回来,踢掉胶鞋,擦了把脸,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手里拿着冰棍,笑着拉我们到后院坐。地上一筐新蒜,地里一茬茄子,一圈本地鸡不停地打着鸣。王立明拿出四五个本子给记者看,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养蜂注意事项。“这是每天蜂窝的清洁情况和技术手册。”说话间,王立明对吉林省养蜂专家赞不绝口。“我们关注了农科院的平台,有问题就留言,所有专家都会在第一时间回复,这解决了很大难题。”

  如今,靠卖蜂蜜每年就有30000块收入的王立明,又集结了27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其中过半是贫困户。

  长安村里,每当提起杨立山,大家都愿意评价这位“第一书记”几句。他高大,身材清瘦,人也质朴。因为做事实在,口才好,受过他帮助的贫困户都不吝惜赞美,认为他思想超前,有人格魅力。

  但在前几年,这位书记还在为精准扶贫发愁。村民王福兰患直肠癌多年,老伴儿还有脑梗。两个女儿偶尔出去打零工,辛苦一年下来往往入不敷出。老两口因病致贫,耕地少、与家人居住分散,是村里的重点贫困户,让他们得到最大的实惠,是一直困扰杨立山的问题。

  “我们帮忙将他们家里的25亩地包租出去,每年有8000块钱的固定收入。又申请了帮扶产业分红每人1000块,独生子女补助1920块、粮食补助2000块,再加上农保每年有2000多,七七八八加在一起老两口的日常生活就有了保障。”杨立山算起账来如数家珍。“国家红利好,进入贫困户范围后老两口看病不怎么花钱,这日子好过多了!”

  “总在想,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还能争取到哪些福利?如何动员农户的自主脱贫?”在村子里的日子里,杨立山与他的同伴们总想着,尽最大努力为村子多做些事。寻找扶贫项目的过程中,光伏发电项目和红豆杉基地、扶贫贝母园进入了杨立山的视线。

  项目有了,落项目却并不容易。杨立山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往返于县乡各级之间。“这是一方面。关键是如何动员农户。”刚开始给老乡们上课,讲什么是产业致富,大家都很懵。有人说:“这真的能赚钱吗?不好落实啊!”军人出身的杨立山身上有股子倔劲儿,“遇到困难要突破它、碰撞它、调整它。”

  宣讲多了,触动慢慢就有了。杨立山意识到自己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转变思想是带领大伙儿脱贫的关键。打破固有认知、勤劳肯干,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村集体的光伏电站已经并网发电,仅去年光伏产业年人均分红800元;红豆杉长势良好,两年后预计人均收益1400块左右;贝母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如今,长安村35家贫困户共100人已经实现了整体脱贫出列,杨立山也将返城,但他始终认为这是一段最珍贵的时光。“这是值得一辈子回忆的4年。”现在再问他在这几年里发生的事情,杨立山的记忆可以精准到几月几号,细节丝毫不差。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他:“你有什么收获?”他想了想,回答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两件有意义的事。第一件是当兵保家卫国,第二件就是做了’驻村第一书记’。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这是我自己想做的。”

  六月末,正是庄稼成长的季节,路过田边,稻苗青青。在看似不变的生活中,长安村正以慢慢发生的改变开辟出了属于自己微小的、逐渐壮大的领地。

编辑:左橙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