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27日电 题:内蒙古贫困村村民齐按82个红手印:愿第一书记留下来
记者乌娅娜
一年前,原本任期已满的王华突然收到了一封村民们写的“请愿书”,里面写道:我们迫切地希望王华书记继续留在我们村工作。虽然字迹不很规整,但能看出是认真写的,落款是82位村民实名签字,并且按上了鲜红的手印。
王华说:“其实我当时已经打算继续留下来了,村里的工作很多还没完成,我不能就这样回去。”
就这样,王华将自己的任期延续到了今天。
同样的肤色、同样的装扮,如果不是张口说话暴露了口音,王华与当地百姓看起来已无区别。
27日,王华向记者讲述了驻村以来从“北京人”到“本地人”的经历。
2017年4月11日,王华由中央编办选派从北京来到内蒙古化德县白音特拉村挂职,任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化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位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内蒙古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一上任,王华首先想办法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王华介绍说:“白音特拉村同全国大部分农村一样,留在村里的很大一部分农民年老体弱,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
2017年11月,由中央编办出资,白音特拉村建成了手工档案盒厂和机器加工档案盒厂各一处。现在他们的档案盒车间已经为全化德县培训了100余名熟练工人,其中绝大部分是贫困户和残疾人,档案盒这个项目已经吸纳白音特拉乡和周边5个乡镇40多人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1500元。
王华告诉记者:“我们村有位贫困户患有严重脑梗,我就鼓励他的爱人,在先进行培训学习熟练掌握粘档案盒的技术以后,再拿原材料回到家里做,这样既能照顾患病的丈夫,又能挣到钱。不到三个月,她已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了。”
因此,档案盒厂被称为是白音特拉村的“脱贫车间”,村民们生产出来的档案盒不仅在内蒙古销售,还进了北京。
除此之外,王华还带领村干部进行招商引资,并为全村603名村民缴纳合作医疗保险。白音特拉村集体经济两年间从零增长到27.8万元人民币,成为化德县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示范村。
村民们的钱包鼓了,王华又想着怎么让村民们的精神也“富起来”。
“我刚来村里时,村民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大家只是晒太阳、拉闲话、打麻将,或者谁家办白事听吹鼓匠的曲子,县里的乌兰牧骑一年才来村里演出一次。”王华回忆道。
于是王华组织村民成立了鸿雁文艺宣传队(下设二人台组、夕阳红合唱团组)、老年秧歌队、广场舞队等多个社团。
“目前,我们平均两个月就有一场大型主题演出活动,大家都踊跃上台表演,充分发挥了乡村舞台‘精神家园’的引领作用。现在我们的节目形式丰富多样,而且每台演出都必须有扶贫方面的节目。”王华告诉记者。
太阳能路灯让村民们夜间出行也能看得清路,煤气中毒报警器让大家睡上了安稳觉,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让患病的村民不再发愁……王华把一件件实事儿办到了老百姓的心里。
然而驻村的日子,也让王华错过了很多。
王华说,来化德之前他的父亲刚去世3个月,儿子也即将进入高三。“因为驻村,我无法陪伴儿子,在他复习最艰难的时候给他加油鼓劲,也无法照顾妻子和老人,对他们我心中充满了愧疚。而他们却总是无条件地支持我的工作,当我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家人总是帮我出谋划策,并给我最大的安慰和鼓励。”
在白音特拉村的100户村民家中,每家都有一张全家福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这些都是出自爱好摄影的王华之手,他希望用这种方式记录村民们越来越好的生活。
王华的鞋里,垫着幸福院苗荣老人亲手做的鞋垫,谁家做了好吃的饭菜,也都想着给王华送一份。村民们用质朴而真诚的行动感谢王华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白音特拉,汉语译为“美丽的草滩”,而在内蒙古草原上广泛生长着一种叫柠条的植物,它耐旱、耐寒、耐高温,柠条活着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死了也可以做成中药材。
王华说,“我愿做美丽草滩上的一颗柠条”。(完)